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过年:烟花爆竹的“禁与限”

2017-01-20 12:08 泉州晚报

主持人:春节临近,关于烟花爆竹禁放与否的问题再次引发了广泛讨论。日前,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扩大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的紧急通知》,堪称史上最严禁放令,但仅仅在两天后,河南省又决定收回并停止实施该紧急通知,“暂停实施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政策”。春节是否燃放烟花爆竹的争议,其实质还是社会进步与传统习俗的冲突。文明应该推进,中心市区“禁炮”应得到维护,但许多农村也一禁了之,操之过急又不免有悖民意民俗。寻求其间的“最大公约数”、“最佳平衡点”,显得尤为必要。

本期嘉宾:吕也玫、王恩奎、汪昌莲

少放一挂鞭,保一方平安

□吕也玫(公务员)

燃放烟花爆炸造成的危害有目共睹。除了造成安全事故,伤害他人以外,还有一些危害。一是造成环境污染。放鞭炮时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空气。二是造成噪声污染。放鞭炮时发出的噪声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有的影响人的神经系统,有的影响人的听力,还有的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影响人的休息、睡眠与健康。三是容易引发火灾,造成社会安全灾害。

燃放烟花爆炸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其进行适当管理是必需的。特别是春节是放鞭炮的高峰期,更要提倡少放鞭炮,不放鞭炮。少放一挂鞭,会增添一抹蓝;少放一挂鞭,能减少铺张浪费;少放一挂鞭,能保一方平安。

当然,文明不仅是一个短期的概念,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长期践行,只有大胆移风易俗,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改一改重放鞭炮的陋习,才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为我们营造良好的空气环境。

少放烟花爆竹,低碳过大年

□王恩奎(职员)

过年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但过年燃放烟花爆竹在给人们带来喜笑颜开的同时,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危害。尤其是这些年来,由于多地雾霾天气的出现,许多地方出台政策禁止或减少燃放烟花爆竹。一边是十面“霾伏”,一边是传统过年放炮民俗,很多人在“要民俗要年味”还是“要蓝天要健康”上产生了纠结心理。

少放烟花爆竹减轻雾霾,事关我们的共同利益也是我们的共同选择。随着公众对生活环境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提倡低碳环保过大年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来都是与时俱进,所以,不能因为烟花爆竹是传统就要一直照搬。

过一个低碳中国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身体力行,把观念、责任和决心变成行动的力量。顺应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时代潮流,从我做起,把“低碳过大年”的年文化精神发扬光大,把过年期间的环境污染与铺张浪费降到最低,过一个清新、舒适、环保的低碳春节。

不必一棍子打死

□汪昌莲(公务员)

每逢新春佳节,震耳欲聋的爆竹和绚丽绽放的烟花,烘托了喜庆热闹的气氛。但烟花爆竹潜藏的风险,总会遭遇涉及安全与环保的质疑。如此语境下,不少城市推行“全面禁烟花爆竹”,显然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措施。

然而,将烟花爆竹一棍子打死,显然难以服众。不可否认,燃放烟花爆竹,既污染了环境,又容易引发火灾。但干任何一件事情,总是有利有弊,政府的施政理念,就是怎么趋利避害,避免一切事物的害处,而将好处加以发扬和传承。假如我们因为一件事情有害就加以禁止的话,那么我们就什么事情也不要做了,因为没有什么事情是没有害处的。吃饭也可能被噎到,喝水也可能被呛到,走路也可能被车撞到,甚至笑都有可能笑岔了气,但我们依然要吃饭、喝水、走路和笑,因为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环境或引发火灾,就去禁止它,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由于城镇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在城镇燃放烟花爆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大,对此,城镇居民感同身受。所以,在城镇实施禁放烟花爆竹,更容易为民众所接受。而在乡镇和农村,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相对为小,而且农村居民适应禁放烟花爆竹,需要有一个过程。

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些城市只是限放烟花爆竹,就比较理性。比如,在2017年春节,北京将延续“禁改限”政策,并执行空气重污染预案,如遇红色或橙色预警,全市将禁放烟花爆竹;体现了政府施政更理性,既彰显了环保理念,维护了公共安全,又尊重了民俗文化。

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或喜庆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过节的一种标志。中国人的燃放烟花爆竹的情结没完没了,延续了几千年,直到今天还在传承。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引发了一些问题,就将这延续了几千年的民俗文化扼杀掉。

我们可以想得更全面一些,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研发和生产一些新的环保型的烟花爆竹品种,如电子烟花爆竹等;同时,制定一些限制燃放的规定,比如限定燃放品种、区域和时间等;降低它的危害性,让它只给我们带来欢乐。

责任编辑:陈雪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