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泸州当前正成为国内外大企业的投资热土:韩国平昌郡在技术、人才、文化等方面与泸州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将在航线开设、海船公司引进等方面给予泸州支持;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将与泸州在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医疗健康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找准定位、精准对接、抢抓机遇、借势借力、主动作为,把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带着使命感和紧迫感,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指明了奋斗方向:处于南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叠合部的泸州,要以开拓创新的姿态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总布局—— 向着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中心、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生态文明美丽泸州前进。为此,一揽子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目标的行动蓄势待发,“加快综合交通建设、产业转型发展、‘全副武装’走出去” 便是其中之一。
“正规划泸州至合江城市轻轨,构建泸州大都市区高速交通环线。”市规划管理局局长陈军说,未来泸州的轻轨交通网络将不仅限于市内,合江轻轨将与重庆对接,实现泸渝一体化发展。构建区域交通枢纽,泸州将推进川南城际铁路、隆黄铁路、渝昆铁路等铁路项目建设;开建广渝泸、叙威等高速公路项目。航空方面,加快新机场迁建推进速度,竣工后将增国际航线,打造区域航空运输中心。 “思路决定出路”。2月1日,泸州与成都、武汉签订《港口物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泸州将与两位“老大哥”联手打造武汉经泸州、昆明至东南亚的南丝绸之路物流通道,促进“蓉欧快铁”、“汉新欧”互补合作。随即,加强与毗邻区域、长江流域城市及国际合作,泸州“动作”频频: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赤水河区域合作发展,整合区域资源,联动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深入开展与上海、重庆、南京等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联系交流,促进产业沿江梯度转移;深化与新加坡、法国、德国等的交流合作,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范围,提升对外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贸交流平台,推动泸州港融入四川全域通关一体化建设。 (记者 张农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