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我市将在抓好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以人为核心、政策落实、机制完善等五方面着力,切实推动全市小城镇建设再上新的台阶,着力推动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小城镇建设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小城镇建设,既是全市抓好城乡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举措,也是催生和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市推进小城镇建设的目标任务是:确保每个全国重点镇、省级试点镇完成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市级重点镇完成投资2000万元以上,市级试点镇完成投资1000万元以上;确保每个全国重点镇、省级试点镇、市级重点镇就近就地吸纳转移农业人口1500人以上,市级试点镇就近就地吸纳转移农业人口1000人以上。 在规划编制方面,我市将在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努力构建科学系统的城镇体系格局,抓好小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在项目建设方面,我市将统筹好小城镇各类建设项目,做好项目推进和储备,尽快完成2014年已开工项目,抓紧推进2015年建设项目,提前谋划2016年拟实施项目;在以人为核心方面,将始终把握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不断提升场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吸引农村人口就近就地进镇务工;在政策落实方面,我市将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八条措施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把健全建立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作为发展小城镇的保障要素来抓,把财政资金政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等作为小城镇发展的突破口,把提升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和改善城镇人居作为建设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在机制完善方面,我市将健全领导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对各级重点、试点镇的指导,实行半年一督查、年度一考核,以促进各项工作加快推进。 据悉,目前宜宾有全国重点镇12个、省级试点镇18个以及市级重点镇6个和市级试点镇20个,各级重点、试点镇总数达到了34个,占全市建制镇总数的30%。2014年,我市第一、二批“百镇建设行动”12个试点镇共争取省级补助资金4000万元,带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6亿元,就地就近吸纳转移农业人口约2万人;6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和20个市级试点镇共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5.6亿元,就地就近吸纳转移农业人口近3万人,充分凸显了试点镇对周边城镇的带动作用。 (记者 何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