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村古墓群始于清初,形成于清末 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龙庙旁,参天的黄梨树在阳光下显得郁郁葱葱。 5月6日中午,在被列入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的阆中市河楼乡白虎村,59岁的村主任任光玉,从五龙庙大殿走下来。“而今五龙庙的日常管理划归属地进行,每天不去查看一下心里不踏实。”任光玉说,真心希望有朝一日,当地村民能在“国保”的“雨露”下,走上致富路。 古墓群引中外媒体聚焦 去年4月17日,昔日冷清的白虎村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来自法国的一家媒体来这里拍摄电影《中国之旅》。 “摄制组来村里前,前后来过40多名外籍工作人员。” 在白虎村党支部书记赵定坤心中,这是白虎村有史以来最大的新闻。“拍摄当天,中外媒体进行配合,好几台大型作业车开到五龙庙前。” 一家法国媒体,为何选择远离都市的白虎村拍片呢?原来,吸引法国媒体朋友目光的,是白虎村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墓群。专家考察发现,白虎村古墓群始于清初、形成于清末。目前保存完好的古墓有21座。 “拍摄当天,村里组织村民们,再现当地丧葬全过程。同时,加入大量的民俗表演。”任光玉说。 清代古院落深藏于此 在白虎村, 村民们提及当地建筑,感到颇具历史沧桑感的,莫过于元代“老院子”和“老家头”了。只不过,而今的“老院子”和“老家头”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只是两处遗址而已。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阆中市文物部门来人,对白虎村现有建筑考察发现,当地称得上有规模的民宅共有16套。与乡野大多村民住宅单家独户不同,这些民宅以院落的形式存在,大院套小院,均以四合院为格局。 阆中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刘富立介绍,据考,白虎村的古院落除了“老院子”、“老家头”为元代所建外,其余的都建于清朝年间。“这些院落无一例外坐北朝南。”任光玉说。 白虎村“任”姓占70%。任姓的先祖任仲贵、任仲富兄弟,元朝初年从中原一带迁徙而来,其孙辈任亨太,曾任朝廷左丞相,任职期间,出面对始建于唐代的五龙庙进行重建, 从而令其拥有元代建筑的风格。 村民望恢复“鱼鼓”表演 五龙庙旁, 参天的黄梨树茂盛的枝叶,犹如撑给庙子的一把巨伞。有着800多年树龄的黄梨树,是阆中市唯一的树种。该树每年5月开花,8月结果。 今年正月, 当地82岁的村民任亨山去世,令村民们惋惜。任亨山是当地鱼鼓的末代传人,随着他的离世,当地鱼鼓失传。“鱼鼓是当地民间文艺表现形式, 表演者为1人, 通过竹条将鼓、铃、镲等5种乐器串联,同时获得5种乐曲的演奏效果。” “随着五龙庙旅游开发,村上准备恢复这一表演形式。” 任光玉希望此想法得到支持。(记者 李波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