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香港国际武术节 乐山8岁的小女孩技压群雄

2015-04-15 11:03 每日农经网

  11日上午,一场特别的聚会在乐山五通桥区牛华镇一家农家乐举行,与会的有不少乐山武术爱好者。不过他们并不是为了比武切磋,而是专门为一位8岁的武术爱好者道贺而来。

  在3月28日结束的2015年“新獬豸杯”第十三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乐山牛华镇8岁的小女孩徐妮可凭借出众的武术技压群雄,摘得了2金1银的好成绩。

  三场比赛:8岁女孩摘得2金1银

  3月26日,2015年“新獬豸杯”第十三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在香港沙田马鞍山体育馆隆重开幕。从3月26日至28日期间,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支武术代表队、近5000名运动员进行了40场58个项目的比赛。

  3月24日,徐妮可在家人的陪同下抵达了香港。在短暂的休息和训练之后,于3月26日入场参加了比赛。

徐妮可练习拐杖招式.jpg

  “我们一共参加了女子F2组(7—8岁)套路和器械两类项目,共计3场比赛,最终结果还算不错。”徐妮可的妈妈兼师傅王小芳告诉记者,在套路方面,徐妮可凭借一套蛇拳和一套梅花炮拳,分别以8.69分和8.74分的成绩获得两个第一名,摘得两块金牌。

  在器械项目比赛中,徐妮可选择的器械是拐杖,虽然使得很不错,但是遗憾地败给了一位使大刀的参赛者,最终以8.80分的成绩位列第二名,摘得一块银牌。

  “拐杖她才练了半个月,如果再练久一点的话,估计会使得更好一些,不过我们对她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虽然在器械比赛中最终以0.05分的差距与金牌失之交臂,但是王小芳依旧为女儿徐妮可感到骄傲。

  “毕竟这是国际性的赛事,她还只有8岁,又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比赛,能够拿到2金1银奖我们已经很欣慰了。”王小芳表示。

  武学世家:祖辈曾是乐山民间知名拳师

  在王小芳的眼中,徐妮可能够在第十三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取得这样的成绩,和徐妮可成长的家庭环境关系密切。

  “我们家也算是个武术世家吧,祖辈们习武的人比较多,并且也在一直延续着习武的家风。”王小芳告诉记者,尤其是她爷爷王华贵,酷爱武术,武艺颇为精湛,与杨绍西、孙常虹、杜甫忠、胡文龙、刘岳新、王旭、杨兆源、张凌霄、吕嘉永、向玉林、杨正春、张志和、徐富基等人一起被评为了乐山民间知名拳师。

  其父王天才和她也是自幼就开始跟着家人习武,而徐妮可正是这种家风的下一代传承和继承者。似乎就像记者在王小芳家中见到的那个摆满各种兵器的兵器架那样,生长在这个家庭的人注定和武术是离不开的。

  背后艰辛:4岁半开始跟着妈妈练武

  “她4岁半就跟着我练习武术的基本功了。”王小芳告诉记者,从最初的武术基本功,到后来正式学习拳法套路,在这3年多来,徐妮可几乎每天都在练功。

  如今,徐妮可已经先后学会了五步拳、蛇拳、梅花炮拳、一路长拳、峨眉一式、拐杖等多种拳法套路,不过其中的艰辛也只有她和家人才知道。

  “练武其实是件既枯燥又辛苦的事情,拿基本功中的压腿来说,当时我们可可(徐妮可小名)就哭了好多次,好在每次哭过之后,只要我们鼓励,她就愿意练了。”王小芳告诉记者,为了培养徐妮可对武术的爱好,她还专门购买了释小龙主演的影片给徐妮可观看,希望用少林功夫小子释小龙的形象来感染徐妮可,激发起她对武术的热爱。

  在徐妮可的记忆中,她也曾退缩过。

  “当时练蛇拳时,练到前空翻和朝天蹬两个动作时,我觉得太难了,就有些不想练了,好在后来妈妈鼓励我,我才继续练了下去,并最终练好了。”徐妮可回忆说。

  而在这次比赛中,徐妮可也正式凭着这套蛇拳摘得了一块金牌。

  几年下来,徐妮可在乐山的武术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由于她天赋较好,又热爱学习,除了母亲王小芳和外公王天才之外,很多武术爱好者有时间也都喜欢指点她几招,而她也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记住这些招式,并勤于练习。

  2014年年末,徐妮可还有幸得到了峨眉武术名家王旭老先生的亲自指点。

  人生打算:希望长大后当特种兵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特种兵,既能为国家做贡献,又能发挥我所学武术的作用。”谈起未来的打算,徐妮可有着自己的规划。

  而在王小芳的心里,她也希望女儿能够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我们现在还是要学习文化知识和练习武术两不误。”除了武术之外,王小芳还为徐妮可报了书法、围棋、舞蹈培训班,多方面培养徐妮可。

  记者 甘国江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