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光明日报:教育减负还须打好“组合拳”

2018-03-26 09:39 光明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列入了本届政府要办的实事之一,这说明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已经到了需要从国家层面入手才能有效解决的地步。

  许多人把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看作教师教学的事情,认为只要在课程内容、课时、作业量等方面加以控制就可以实现。但实际上,学生面临的问题是,校内减,校外增;形式变,负担增,实际负担不仅没有因为“减负”而减少,反而造成了事实上的增加。许多家长对校外培训班可谓爱恨交加,不愿上,又不得不花钱去上。

  课外培训班何以如此红火?首先是源于有些学校的超前教学,无形中逼着学生超前学习。如以练习、模拟为由,搞超纲测验;或以介绍“名校经验”的名义,加大作业难度,导致不上培训班的学生跟不上课堂进度。其次是测试太频繁,且有时常有冷僻题,成绩一般的孩子,就只能指望培训班老师辅导补习。再次是小升初时,拥有各种特长奖状的学生更受名校青睐,至少在分班时也会占优势。笔者看到一份初中招生调查表,除了要填报四年级以后各学期语数外三门课成绩以外,还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品德等每门课的分数,列出获得市、区、校三级专业活动的奖项及等级,填写具有什么特长。这就逼着家长花钱培训,以便升学过程中不至于吃亏。最后是培训班四处拉客,夸大师资水平,吹嘘培训效果。他们利用家长的攀比心理,钻学生考绩评价和招生制度的空子,靠忽悠来牟利。

  给中小学生减负,自然离不开整治培训班乱象。当前,很多培训班巧设名目,借“奥数”“国学”“英语”等招牌招徕学员,以办各种竞赛吸引人报名。特别是有的培训班打着“加强素质教育”的旗号,把素质教育扩大化、庸俗化。此外,培训班的师资也颇多水分,招生时吹得天花乱坠,实际授课的多是略知皮毛的“半吊子”。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给家长有所交代,一批专为快捷获得资质证书的培训班应运而生。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江山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