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怀远县  龙扬镇  鏉忔灄闀

金融赋能:樱桃产业甜如蜜

2025-05-09 09:11  发布:中乡网  
金融赋能:樱桃产业甜如蜜
——山西绛县农商银行金融服务樱桃产业发展侧记  

在南樊镇举办樱桃直播活动
        “四月朱樱乍熟,甘露一般清味。”元代文学家、词人洪希文的一首《如梦令•樱桃》把成熟时节的樱桃描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在被誉为“山楂之乡、樱桃之城”和“华北樱桃第一县”的山西省绛县,每到农历四月,5万亩樱桃就像晶晶闪亮的“满天星”缀满枝头,这里的樱桃颗粒饱满,果形硕大,红如玛瑙,黄如凝脂,色泽艳丽,光泽熠熠。无论是在樱桃园还是在批发市场或街面巷口小商贩的竹筐里,都会引来人们羡慕、欣喜的目光。樱桃,不仅为这里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还激荡着种植户勤劳致富、共奔小康的梦想!
        初夏的一天,风和日丽,莺啼燕舞。我们农商银行一行5人到绛县樱桃的发祥地之一---南樊史村做贷后调研,在该村种植大户张延辉家,热情好客的张延辉夫妇停下手中的活计,忙把我们迎进大棚樱桃园。
        走进樱桃园,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樱桃世界,一株株樱桃树枝叶葳蕤,流光溢彩,一片生机盎然。浓密的枝叶间,已经挂满了一簇簇、一串串珍珠玛瑙似得饱满的樱桃,微风吹来,随着枝条摇曳,满目丰收景象;摘一颗樱桃在手里,圆圆的,红红的,滑滑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缕缕柔光,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啧啧称奇,不由啖之为快;放一颗在嘴里,柔柔的,甜甜的,酥酥的,那滋味怎一个“爽”字了得!采摘樱桃的男女老幼,满怀喜悦,熙熙攘攘,他们有的踩在树丫上,有的攀上木梯,面前放一个竹筐或一个塑料小桶,欣喜地采摘着樱桃,等一筐采摘满了,他们会把樱桃聚集在一块铺着蛇皮布的平地上,由另一班人马挑拣、分等、装箱,樱桃园不时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
        “这些采摘人员都是你的家人和亲朋好友?”看着人们熟练而忙碌地采摘着樱桃,客户经理禁不住问道。
        “不是。他们都是我雇来帮忙的,有本村的,也有邻村的。”张延辉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乐呵呵地说。
        “付给他们工钱吗?”客户经理又问道。
         “不付工钱咋行?”张延辉说:“现在男劳力每天100元,女劳力每天80元,一天一结账,中午还管一顿饭。像我家这样30亩的樱桃园,每天光采摘樱桃的工钱就要付一千多元哩!”
         据张延辉介绍,该村的樱桃种植已形成了“樱桃产业链”,大棚樱桃5月初上市,大田樱桃5月末上市,每年的5、6月份,凡是种植樱桃的村庄,都是客商云集,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喧闹如市,樱桃园主应接不暇,小商小贩讨价还价,由此延伸出樱桃产业经纪人,从樱桃苗木的选择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大棚规划修建、病虫害防治到樱桃客商的联系、销售网络的建立、樱桃的贮存、贩运等,为樱桃种植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还有专门为客商服务的饭店、茶馆经营户、运输户以及为樱桃种植户施肥、浇灌、疏果、剪枝、采摘的打工族等,人们围绕樱桃产业各显身手、各显其能、各取所得,仅樱桃产业一项,每年为种植户增加收入上亿元。

樱桃分类装箱
        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这话一点不假。张延辉曾经开过矿、做过生意,但都赔得一塌糊涂。后来他听取了村委会和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的建议,开始引进并种植大樱桃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但由于樱桃树苗栽后5年才挂果,是一年中最早成熟的果实,向来娇生惯养,怕冷、怕热、怕旱、怕涝、怕鸟吃,樱桃花开后,最怕倒春寒,一遇倒春寒,一年就算完。有的农民栽了几亩樱桃树,投资不少钱,好不容易等到樱桃开花挂果了,来了一场倒春寒,摘到手里的樱桃不过3、5斤!执着而又痴迷于樱桃种植的张延辉没有放弃,他三番五次地奔波于山东、河南郑州,一方面到山东樱桃种植基地实地考察,一方面到郑州果树研究所听取专家的指教,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有收获,必须先投资给樱桃建个塑料大棚。要给樱桃树“盖房子”,张延辉算了一下,1亩地的钢架、塑膜、草帘等就需要投资4、5万元,10亩地的樱桃园,就要投资四五十万元,而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民来说,这无异于天文数字啊!
         绛县农商银行得知这一情况后,先后组织信贷人员数次到该村与村干部、果农进行座谈,了解樱桃的生产情况、市场价格以及种植户对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通过深入调研,他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樱桃就是红色的金子!只要农民给樱桃园搭上大棚,规范管理,樱桃的成果率就会大大提高,而且提前上市的樱桃,其价格也会成倍的翻番,每年刚上市的时候,1公斤樱桃的价格在200元之间,一颗樱桃就能换2个鸡蛋,盛果期也达到20元一斤,相应贷款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经过充分论证,最终大胆决定,针对樱桃产业研发了“大棚贷”“亲情贷”等信贷产品,通过5户联保、家庭成员互保等方式,为种植户提供金额50至100万元的贷款。
        张延辉得知农商银行推出“大棚贷”等产品后,格外高兴,他找来5户樱桃种植户为他担保,一下子贷了50万元,把所有樱桃树都罩进了塑料大棚里面。现在,全县种植樱桃的乡亲们,每当樱桃进入盛果期,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到农商银行申请“大棚贷”,为樱桃树“盖房子”,这样以来,当大田樱桃树还在“冬眠”的时刻,大棚樱桃已开花结果,向人们点头微笑、挥手致意了!
        在赋能樱桃产业蓬勃发展过程中,绛县农商银行通过采取“农商行+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用好、用足、用活各类信贷政策,持续加大樱桃产业支持力度,用信贷支持樱桃产业蹚出一条发家致富新路。
        首先,在支农助农上出实招。一是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为中心,扎实开展“党建+金融”,主动与县农业农村局、果业中心等职能部门开展党建联建,充分发挥农商银行点多、线长、面广金融服务优势,不断整合各类资源支持辖内樱桃产业发展;二是以普惠金融为抓手,大力开展“党建+整村授信”,主动与村委开展“党建+”系列活动,不断下沉服务重心,充分发挥新时代“背包精神”,实现辖内133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全覆盖;三是借助“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安排专人主动对接樱桃产业种植大户、收购加工合作社、重点企业等,进一步摸清辖内樱桃产业上下游客户金融需求,并逐项做好记录、反馈和动态跟踪。
        其次,在便农亲农上下实功。一是根据辖内樱桃等特色产业,推出专属信贷产品,产品利率低、手续简、发放快,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二是通过开展送资金、送信息、送技术等活动,在行政村显要位置公开贷款条件、服务流程,张贴监督电话,获得广大客户一致认可;三是针对种植户抵押物不足的实际情况,采取种植户联保、互担互保等方式,根据种植户的信誉、经营能力和种植面积等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授信金额,并将信用贷款额度提升至50万元,切实用信贷资金为广大种植户投资“壮胆撑腰”。
         第三,在惠农富农上见实效。一是对樱桃产业收储、加工企业全流程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关注,充分利用农商银行自身的宣传平台,不断为种植、加工户提供金融服务,最终实现合作共赢;二是坚持“走出去”,组织客户经理前往田间地头、种植户家中办公,切实将普惠金融送至每家每户;三是优化办贷流程,主动依托“晋享贷”、手机银行等线上平台,简化办贷流程,提升客户办贷体验,实施“名单制”跟踪管理,开辟“绿色通道”,推行“限时办结”“阳光办贷”“首问负责”,切实为辖内樱桃产业发展壮大浇灌金融“活水”。
         辛勤的汗水终会换来甜蜜的果实。樱桃收入使绛县人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很多农户都盖了新房,买了汽车,就连张延辉60多岁的老父亲,也到运城驾校考了驾照,他想自己开车方便些;还有一家姓王的樱桃种植户,以前家里穷,想把成年的儿子招亲,樱桃种植使他家经济翻了身,去年盖了新房,还为儿子娶了媳妇,“招亲汉娶上俏媳妇”成为一段佳话;经过几年的发展,不少种植户给樱桃大棚安装了电脑监控,坐在家里即可随时查知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有无开花等情况。昔日的“难栽树”如今真正成为绛县人的“摇钱树”了!
        “多亏了农商银行的‘大棚贷’啊!”张延辉讲完了他的故事,真诚地望着我们说:“如果没有农商银行的资金扶持,就不会有我们果农今天的幸福生活!”说完,张延辉“哈哈”大笑起来,那爽朗的笑声划过樱桃园的上空,传了很远很远……
        这时,又一批采摘观光团来到了张延辉家的樱桃园,张延辉夫妇忙上前去迎接,看着人们喜悦的目光,望着果农幸福的笑容,我们的心情格外激动,忽然,那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幸福不会从天降》又回响在耳畔: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
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
莫说我们的家乡苦,夜明宝珠土里埋;
只要汗水勤灌溉,幸福的花儿遍地开……”
(文章来源:山西绛县农商银行办公室 曹 琳)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