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固镇讯 近年来刘集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提升服务群众质效为核心,通过能力提升、诉求收集、渠道拓宽、闭环管理等组合拳,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聚焦能力建设,夯实服务群众“基本功”。刘集镇以乡村振兴主战场为切入点,常态化开设“乡村振兴大讲堂”,精准对接镇村干部履职需求。通过邀请高校专家、行业能手等开展政策解读、技能培训、案例教学,推动干部在学习中补短板、强本领。截至目前,“乡村振兴大讲堂” 已成功举办9期,累计培训镇村干部及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1500 人次,打造出一支懂政策、精业务、善服务的基层工作队伍,为服务群众筑牢“硬基础”。
![]()
创新实践载体,做细民生诉求“暖服务”。深化“幸福来串门”实践活动,组织镇村干部下沉一线上门走访群众,构建“收集—交办—督办—反馈”全链条机制,靶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各类诉求498 个,已办结3581个,办结率达72%;对共性问题分类交办、集中攻坚,成效显著。同时,依托综治中心平台、信访平台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累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60件,调解成功率达97.06%,让群众诉求有处说、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规范座谈机制,拓宽民意表达“新渠道”。为打通民意表达“最后一米”,刘集镇以自然庄为单位规范召开座谈会,按照“地域相近、人员熟悉”原则科学划分范围。座谈会由镇干部主持,通过“目的介绍—群众发言— 现场登记 — 分类标注”的标准化流程,引导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目前,已累计走访50个自然庄,收集各类诉求260个,让基层治理更贴民心、更合民意。
强化闭环管理,确保问题解决“见实效”。针对收集的诉求,刘集镇建立“分级交办、协同推进”机制,属于村(社区)职责的,限期交办至村(社区);需镇直部门协同的,召开协调会明确责任单位与时限;涉及上级政策的,及时汇报并跟踪反馈。同时,通过建立“诉求办理台账”,由镇相关部门每周跟踪进度,对超期未办的责任单位实时提醒,形成“交办—督办—销号”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群众诉求 “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从能力提升到诉求化解,从渠道拓宽到闭环管理,刘集镇以务实举措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深化治理创新,以更优服务回应群众期待,为乡村振兴筑牢基层根基。(文章来源:安徽省固镇县 吴昊)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