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五河讯 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给五河县东刘集镇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面对旱情“烤”验,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全面部署抗旱保苗工作,科学调度水源、优化灌溉组织,全力守护秋粮生产“生命线”。
![]()
科学开源,织密抗旱“水网”。 为最大限度保障灌溉水源,东刘集镇果断激活全镇水利设施,统筹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37座泵站昼夜不息,开足马力抽引外河水,清流通过主干渠系奔腾涌入田间地头。同时,全镇约1600眼机井高效运转,清澈的地下水被源源不断提取。水利技术人员全天候巡查维护,确保每一处泵站、每一眼机井都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为抗旱保苗构筑起坚实的水源保障。目前,已累计引、提水超过百万立方米,有效覆盖灌溉面积数万亩。
精细调度,下好错峰“活棋”。 水源宝贵,更需精打细算。东刘集镇创新推出“错峰灌溉、集中轮灌”模式,由镇村干部组成的协调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根据作物需水缓急、种植布局及水源分布,科学制定各村、各片区的用水时段表。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入户通知等方式,将“浇水时间表”精准传递到户。在周庄村,村党支部书记孙冲和同事们白天顶着烈日巡查水渠,夜晚挨家挨户确认次日用水安排,确保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这种精细化调度有效避免了争水抢水,大幅提高了灌溉效率。
聚力创新,点亮抗旱“亮点”。 部分村组创新设立田间“灌溉议事角”,村干部、管水员、农户代表利用傍晚农闲时间围坐商议,现场协调用水矛盾、优化轮灌细节。这种接地气的协商模式,让用水安排更贴心、群众更满意。镇农技站成立由5人组成的抗旱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旱情较重区域,“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灌溉。推广喷灌带、小白龙等节水设备,示范“小水勤灌”、覆盖保墒等实用技术,在抗旱同时,为农户播种下节水增效的“长远种子”。
汗水浇灌希望,清流守护青苗。东刘集镇的田野上,汩汩流水承载着丰收的希望。这场与旱情的较量,是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干群同心、共克时艰的生动写照。全镇上下以水为令、闻旱而动,用智慧和汗水为秋粮稳产丰收筑起坚实堤坝,在田野间书写着抗旱保苗的动人篇章。(文章来源:安徽省五河县 张倩倩)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