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日前从凉山州会东县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地松乳菇野外试种成功出菇,这标志着我省成功实现松乳菇从实验室到仿生栽培出菇的突破。 松乳菇是外生菌根菌,人工驯化难度大。2020年,项目启动,省食用菌研究所何晓兰博士团队与会东县科教站采集野生松乳菇样本,分离获得纯菌种后,在实验室接种云南松幼苗并成功合成菌根苗。“2022年栽下100多株,存活下来仅27株。接下来整整两年,都毫无动静。”种植户张金云回忆,转机出现在2024年,张金云第一次发现有两株出菇。“但当时没有将这两株菇送去检验,所以也存在是其他菌菇的可能性。” 直到今年,27株苗里共有22株冒出了菇朵,其中一株更是长出了7朵,出菇率涨至81.48%。“这次在会东试种成功,主要是因为菌种是从本地野生松乳菇中分离出来的,对实验地适应较快。”何晓兰说。
“松乳菇经济价值高,我们当初尝试人工驯化种植,就是想变‘靠天吃菌’为‘人工种菌’,为老百姓开辟一条增收新路。”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旭说,下一步将积极争取科技项目立项支持,在全县不同海拔梯度设立3至5个试种示范点,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来源:四川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