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四川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5—2028年)》(下称《行动计划》)。目前,四川已启动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智慧农业重点领域拓展、智慧农业发展创新应用3大行动10项重点任务。《行动计划》明确,到2028年全省建成高水平智慧农场200个、智慧牧场50个、智慧渔场20个。 四川如何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智慧化”将体现在哪些环节? 科技手段贯穿农业全流程 “我们通过智慧化流水线育秧,使秧苗成苗率提高到了95%以上。”广元市苍溪县益康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桄明介绍,除育秧环节外,还依托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农机装备,实现了种植全程的机械化与智能化作业,大幅提升了病虫害检测效率。“特别是在开阔区域利用无人机播种,一天就能完成50亩地的作业。” 科技让新农人从“会种田”升级为“慧种田”。“像这种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生产的合作社,可以说已初具‘智慧农场’的模样。”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智慧农场是什么?核心是应用环境监测调控、水肥药精准管理、无人巡检运输、智能农机等,推动大田种植与设施种植。据介绍,四川将分阶段推进智慧农场建设:今年,推动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等设施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升级,开展设施蔬菜、设施中药材等植物工厂试点,建设1个智能化设施种植项目;针对茶叶、泡菜、中药材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设施设备数字化改造,实施智改数转项目5个…… 智慧牧场则以生猪、牛、羊等为重点,应用个体体征监测、疾病智能诊断、精准配方饲喂、自动采集清污等技术装备。目前,已在德阳市旌阳区、绵阳市三台县、南充市南部 县、阿坝州红原县等地进行试点。 智慧渔场方面,四川将以天府鱼子酱、川南早虾、内资鲶鱼鮰鱼白乌鱼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在内江市市中区、隆昌市,宜宾市兴文县,雅安市天全县、荥经县建设5个智慧渔场,构建养殖环境测控、养殖对象信息监测、智慧管理平台三大体系。 构建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不仅需要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数字化改造,更需要坚持农业信息“一盘棋”。四川将在省数字政府整体架构下,加快构建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打造农业生产的“智慧大脑”。 数据从哪来?四川将推动省级部门协调联动,实现横纵数据交换共享——纵向向上链接农业农村部,向下汇聚市、县涉农基础数据资源,横向连通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统计、测绘、气象等部门数据资源。 “这是‘信息技术+农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处理,实现对水、肥、药等资源的动态调控与精准投放。”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举例,如在汛期,农场可通过气象信 息提前做好排水准备;在降雨后,进行适度补肥。 同时,四川还将融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地面物联网传感等监测数据,绘制全省统一的农业农村用地“一张图”,建设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承包地等专题图层。这就意味着,每块地都有专属的数字档案,可以科学、清晰地看出粮油种植、设施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产业的布局情况。
作为村级“田长”,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回忆,此前村里开展农房腾退、园地退出和林盘整理,共耗时三年。“期待数字档案建成后,能大幅提升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帮助我们更好守住耕地红线。”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