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莲花寺  怀远县  龙扬镇  鏉忔灄闀

四川每天4万多吨垃圾变成宝

2025-07-22 10:40  发布:中乡网  

  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二期)的垃圾焚烧发电设备。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珍 摄

  最近,垃圾短缺、垃圾不够烧、高价抢垃圾等话题在网络引发热议。多家媒体报道,不少地方的垃圾焚烧业正面临“无米下锅”的处境。

  四川的垃圾处理状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环保发电厂。

  看现状

  成都9家垃圾焚烧厂满负荷运行

  近日,在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二期)的中控室内,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脑系统实时监控焚烧与发电流程。这座四川最大的垃圾焚烧厂已稳定安全运行1600余天,每日处理生活垃圾超3000吨、发电约150万度。

  与此同时,在成都邓双海诺尔环保发电厂,机械轰鸣,汽轮机高速运转,该厂设计垃圾日处理能力1500吨,经技术升级后,目前日处理量已达2000吨。工作人员介绍,处理的垃圾主要来自新津、双流、武侯等区域,工厂全年运行天数超340天。“遇到其他焚烧厂检修,我们还会临时提升处理量,达到2300吨。”副总经理周绍华说。

  目前,成都已建成九江环保发电厂、祥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万兴环保发电厂(一期)、隆丰环保发电厂、万兴环保发电厂(二期)、宝林环保发电厂、金堂环保发电厂、简阳环保发电厂、邓双海诺尔环保发电厂。这9座发电厂根据规划,每日处理垃圾总量约1.58万吨。成都每日产生约2万吨生活垃圾,因此,实际运行中,环保发电厂要满负荷或者超负荷运行。待成都万兴环保发电厂(三期)项目建成投运后,成都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将新增5100吨。届时,成都10座环保发电厂总处理能力可达每日2.09万吨,日发电量将超1000万度。

  除了成都,四川其他城市的情况如何?遂宁市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厂配置2台机械式液压炉排焚烧炉,每日可处理生活垃圾800吨。该厂工作人员介绍,处理的垃圾主要来自船山区(含中心城区)、安居区、蓬溪县城区及部分乡镇,“发电厂稳定运行,垃圾未出现缺口。”

  眉山市仁寿县生活垃圾环保发电厂设计规模日处理能力1200吨,曾存在垃圾不够烧的情况,后来增加垃圾收集范围,目前平稳运行。

  相比之下,达州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置中心的处境略显窘迫。该中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规模日处理垃圾1400吨,实际每天处理量约950吨,存在超400吨垃圾缺口,但好在能“吃”到接近七分饱,未出现“断食”。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统计,截至2024年底,四川共有4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日处理能力4.8万吨;2024年实际焚烧生活垃圾1589万吨,日均处理量4.35万吨。

  从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省内大部分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基本够烧,仅少数企业“吃不饱”,未出现闲置停产。

  看缘由

  人口支撑,根据城市发展合理规划

  为什么多地垃圾不够烧,而四川却鲜有类似情况出现?据媒体报道,当前全国垃圾焚烧厂整体负荷率约为60%,负荷率并不高,原因是此前大量垃圾焚烧厂投产,导致单厂垃圾处理量下降。

  分析四川的情况,首先看垃圾产生量。人口数量与垃圾产量直接相关。四川是人口大省,2023年常住人口8368万人。根据《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23年)》,2023年四川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083.87万吨。与四川人口相当的江苏省,2023年人口为8526万,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约2828万吨。

  再看垃圾焚烧厂的处理能力。《四川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规划(2022年修订)》(下称《规划》)显示,2022年四川有37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实际运行45座,仅增加了8座,低于规划中提及的新建14个发电项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与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建设节奏是根据城市发展实际合理规划的结果。

  根据《规划》,到2030年,四川预计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能力0.98万吨/日。未来四川是否会出现垃圾焚烧产能过剩?上述相关负责人说,将指导地方加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审批,预防出现产能过剩。

  看效果

  AI助力每吨垃圾发电量提升10%

  不少网友好奇,垃圾焚烧如何变废为宝?焚烧是否安全?

  “垃圾不是垃圾,是放错了的资源。”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生活垃圾占比约40%,其中蕴含大量可利用能量。2000年起,在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提升的双重推动下,垃圾处理告别了传统的填埋、露天焚烧、堆肥等方式,转向以焚烧发电为主的资源化利用。

  焚烧发电时,生活垃圾在高温下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体积大幅缩减至原来的20%以下,同时,焚烧产生的余热被回收用于发电和供暖,实现变废为宝。

  记者查询发现,10年前,1吨垃圾仅能发电200度左右,现在1吨垃圾可发电约500度。“目前,我国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设备从以前依赖德国、日本进口变为现在自主生产。”周绍华表示,公众关心的排放安全也得到有力保障。

  据介绍,每吨垃圾焚烧后,约5%(50公斤)的炉渣经处理可全部用于制作沥青、路砖等。约3%的飞灰经螯合固化达标后,通过安全填埋处理。烟气排放上,采用综合处置工艺,烟气经引风机从80米高烟囱排向大气,厂区24小时在线监测设备与环保部门平台联网,确保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当前不少垃圾焚烧环保企业加入AI算法,优化燃烧参数,使每吨垃圾发电量提升10%。同时,拓展协同处置能力,如万兴环保发电厂(二期),将余热用于市政污泥干化,与生活垃圾协同处置,进一步提升了热能回收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