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三款产品,感受四川品牌新势力!”5月9日晚,中国品牌日四川活动——“魅力天府品牌之夜”活动现场,主持人的这番话,吊足了现场观众的胃口。 这三款产品,分别是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刚刚试飞成功的“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和国内首创的e-Flash放疗设备。而它们,也是四川向“新”求质的缩影。 故事: 坚持创新研发用好技术打造好产品 在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三款“四川造”产品,从一批能影响和改变未来的新技术品牌产品当中脱颖而出,是“四川造”产品向“新”而行的代表。 此言非虚。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天府绛溪实验室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强介绍,作为全球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其实际尺寸仅有0.14平方毫米。更为重要的是,该芯片的发光范围、出射亮度、纠缠质量等指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长期以来,无人机水上起降是业界的难题之一。四川腾盾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解决方案部部长余炎带来的是最新研制并完成起飞试验的“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这款无人机,既能在传统机场跑道上起降,又能在水面、公路、草地等多种复杂环境中升降,其水上起飞重量为650公斤、航程可达2800公里,是我国无人机技术在水域起降领域的新突破。 “1秒钟就能完成癌症患者的放射治疗,还能降低30%—80%的副作用。”长虹旗下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e-Flash负责人杨沁,讲述了一个从“0”到“1”的故事。今年3月,该公司研制的国内首台e-Flash放疗设备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背后是四川科研人员持之以恒的原始创新,把设想变成了理论和可能。 目前,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长虹中玖闪光已经启动全球首台超高剂量率X射线工程样机攻关,计划在2025年完成整机研制。杨沁说,这代表着在放疗领域的技术革命中,四川处于领先位置。 启示: 坚持产学研一体好技术从书架走向货架 这三款新产品带来了哪些启示?在大家看来,关键在于坚持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我们的技术能够走向应用端,关键在于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杨沁说,长虹中玖闪光在研发e-Flash放疗设备时,联合全国29家科研单位和医疗机构集中攻关,“确保研发的每一步都有终端用户的参与,让他们从需求端来引导研发方向。” 在周强看来,业界曾对量子科技成果“只闻其声”,相关技术一直摆在“书架”上。因此,技术团队在研发相关产品之前,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密集走访,“下沉到生产车间去,问一问他们的需求,并邀请他们来参与研发。”这些做法,很快让量子科技从技术变成了产品。目前,周强团队已经研发出批量应用在“银杏一号”量子互联网实验床中的量子光源。 余炎介绍,2016年才创立的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能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国内智能飞行器研发制造及其应用技术发展的头部企业,靠的就是把实验室建立在生产线上。
“只有生产者才知道客户的需求,才能想方设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驱动科技创新,为技术转化提供更多的平台。”余炎说,目前,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得273项授权专利和36项软件著作权。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