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州市龙门山镇,宛如一颗镶嵌在天府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六爽”魅力——眼爽、口爽、耳爽、肤爽、鼻爽、人爽,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2024年,这里已发展农家乐1203家,94%的老百姓投身于旅游相关行业,正全力争创国家级森林康养示范镇。
![]()
在这片诗意栖居的山水间,2025年5月12日迎来了一场文学与自然的深度对话。彭州市作家协会组织50余位本土诗词作家,携手四川省诗词协会会长邓建秋等文学界领导,以及成都周边文学社团同仁,踏访龙门山镇的百里画廊。采风团穿行于九峰村党群服务中心、小鱼洞断桥地震遗址公园、鱼凫湿地等承载历史记忆与生态之美的地标,车览丹景山镇、通济镇海窝子古镇的古朴风情,在龙门山镇的苍翠群山中感受乡村振兴的脉动,以文学视角见证“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建设成就。
![]()
龙门山镇地处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腹心,坐拥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河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四大国家级品牌。森林覆盖率86.7%,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5万个的天然氧吧,正是2025年采风活动中作家们赞叹的“绿野仙踪”所在。当诗人们漫步熊猫森林秘境,在自在山居的露台品茗观云,不仅沉醉于“成都森林秘境”的清凉,更触摸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脉搏——这里既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也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在发展进程中,龙门山镇立足“爽”气候、“氧”离子、“绿”底色打造的旅游康养综合体,与文学采风团探索的“风景向场景转化”理念不谋而合。从“听风”“望雪”民宿聚落到龙之梦旅游度假区的小鱼洞社区、宝山村、团山村、国坪村、连盖坪、三沟村、九峰村的三合坪、东林寺、元帅桥星罗棋布的农家乐及民宿,从太阳湾、回龙沟景区、熊猫香山研学基地到宝山户外运动中心,处处可见“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实践。正如采风座谈会上彭州市作协主席王方强所言,作家们正以笔墨记录下“荒滩变湿地、竹林变酒店”的振兴故事,让“鱼凫龙门”农旅品牌与“百里画廊”建设成就通过文学作品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探索中,龙门山镇特别注重文化赋能。2025年的文学采风恰是对这一战略的生动诠释:作家们在5·12地震遗址感悟生命力量,在鱼凫湿地划竹闷热、品冷水鱼捕捉生态修复的诗意,更通过“古蜀探源”“萌宝探险”三条特色旅游线路,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态叙事转化为文学创作素材。这种双向赋能,使“龙门山老腊肉”“雷竹笋”等特产不再只是舌尖美味,更成为了承载乡愁记忆的文化符号。
展望未来,龙门山镇在推进“龙之梦”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时,始终将文化基因植入发展蓝图。正如采风活动所昭示的,当四川省文学界与本土作家共同书写“避暑胜地”的新篇章,这片土地正在实现从生态颜值到人文价值的升华。预计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突破600万人次的目标中,必将包含更多追寻文学足迹而来的心灵旅者。
画卷天府·避暑胜地,奇爽龙门山不仅用清新“氧”分滋养幸福生活,更以文化厚土培育着旅游新篇。2025年的文学采风活动,如同投入湔江的一枚诗笺,激荡起文旅融合的层层涟漪——在这里,每一片竹海都在等待被赋予新的文学想象,每一处民宿都可能成为下个诗歌创作的现场,而这正是立体山水彭派之城最动人的发展注脚。(文章来源:四川成都彭州市 丁穆松)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