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龙扬镇  鏉忔灄闀

那一声声“茄子”背后 76岁菜农廖大爷的身影

2022-08-05 11:59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宁静的中坝岛村落。

老廖家采收完最后一波茄子。

陈仁亮夫妻忙着在大棚内培植菜苗。

郭大爷和孙女正忙着采收花生。

岛上的冬瓜正值丰收,看上去很有卖相。

村民将新鲜蔬菜送出岛外。

清晨6点鸟瞰鱼洞中坝岛全景。

中坝岛大中村的一天,是从半夜开始的。

这个位于巴南区莲花街道的长江江心岛是重庆的重点蔬菜基地之一。蔬菜是有灵性的植物,当天采摘和头天采摘,就是不一样。为了有更好的卖相,村民们早就形成当天摘当天卖的习惯。

摘茄子:凌晨2点40分起床

8月3日凌晨2点40分,老廖起床,饱饱地吃了一碗面加两个鸡蛋。老婆已经背着背篼先到地里摘茄子去了。这是今年的最后一波应季茄子,全重庆都差不多。

天色正黑,周围人家零零星星也开始走向田间地头,从空中俯瞰,村民摘菜的头灯像点点星光。

半夜很凉爽,村民们愿意早起摘菜,躲避高温也是原因之一。正处大暑的中坝岛,白天气温高达40℃以上。

但这个凉爽也只是相对而言。三伏天的地头,大体力的劳作,茄子枝叶上的小绒毛,没有一样能让人凉爽。

老廖和老婆一会工夫就全身湿透,但他们不敢稍有歇息,菜贩子6点来收菜,他们只有三个小时。

两人手脚不停地把茄子摘到背篼里,这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手感很重要。黑暗中茄子看不真切,一切全凭手感,老了、癞了、长残废了,都不能要,手一摸上去就知道茄子的状态。这是40年练出的功夫,老廖今年73岁,已经种了40多年的菜。

茄子堆得像一座小山,老廖两口子开始往箩筐里摆。这又是一门技术。大头朝外,茄子要一个个摆放整齐,用不同形状的茄子填满每一寸空间。同一个箩筐,会摆和不会摆的人,装进去的茄子能相差三分之一。

装好两筐茄子已经5点,汗水干了又湿。老廖和老婆两人抬一筐茄子,抬到公路边的三轮车上,一筐100多斤,两人手脚利索,浑然没感觉已是70多岁的老人。

不远处老郭家,4点半起来摘花生。老郭、小郭以及小孙女,每人面前摆了一盘蚊香。摘花生也要靠手感,跟茄子不同,太嫩的不能要,“一嚼一包水,没嚼头,人家不收。”老郭种了1分地的花生,三个人要忙一整天,预计可以收60斤花生,按现在的收购价,约160元,不够工钱。8岁小孙女摘着摘着开始走神,把一棵棵小野菜整整齐齐地码在旁边,开始过家家。她的人生注定会离摘花生越来越远,最终成为记忆。

小郭其实也已经远离了岛上的种植生活,只是在农忙时回来帮下忙。他在岛外开叉车,一天收入200-300元,孩子要读书,他已经在鱼洞买了房,不会再回到岛上。

卖茄子:1.3元/斤按1元/斤卖了

大中村党总支副书记廖浚元说:“村里户籍人口3962人,常住岛上的只有1000人左右,大都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出去了。”廖姓和万姓都是岛上的大姓,姓廖的有1700多人,接近岛上人口的一半,随便看到个老头,喊老廖,多半错不了。

5点半左右,中坝岛的码头上聚集着四五十辆三轮车,第一班船5点50分从对岸的大溪口开过来,船程只要5分钟。

与五六月份蔬菜大上市时的盛况相比,现在的中坝岛已进入淡季,应季蔬菜纷纷收场。轮渡船长老易说,旺季时,客渡和车渡加起来每天要运出去上百吨蔬菜,现在每天只有几吨。

老廖的茄子运到对岸时,菜贩已经等在码头上。一挑茄子280多斤装得整整齐齐,菜贩一边看一边抽出一个个茄子扔到水里,“天呐,这茄子这卖相,怎么卖嘛?”被他抽出的茄子表皮颜色有些黑黄不均,不像巅峰时的茄子那样紫得发黑。老廖跟在后面嚅嗫着,“个别有点老了,还是可以卖嘛。”最终1.3元一斤的茄子,按1元一斤被收购,菜贩拿着一把现钱,把收购的茄子、海椒、花生、豇豆一一付清。

第一班船开走的时候,万培德还在地里劳作。他要把最后一波茄子全部摘干净,菜贩会直接开车到岛上来收购。上午11点过,烈日当空,万培德把400多斤茄子从三轮车上一个个装进筐里,他老婆顶着40℃的高温,开始把茄杆连根挖断,挖掉后让田地歇两个月恢复肥力。万培德说,“大家都差不多,就这两天摘完,今年茄子就彻底收场。”万培德两口子种了四亩多地,番茄、茄子、海椒、冬瓜,今年加起来种了9000来株,预计总收入有4万多块钱。

这是岛上的常态。留在岛上的,以老两口居多,多的能种五六亩地,少的种一两亩地,从村里统计的数据看,平均每人能收入2.2万元。

陈仁亮和老婆正在一块地里给芹菜苗浇水,种子已经撒下去十多天,稚嫩的菜苗弯弯曲曲地长出土壤,陈仁亮像呵护婴儿一样,这种高温天气,每天两道水,雷打不动。菜苗长势牵动着陈仁亮的心,这是全家下半年的生计。国庆后,芹菜苗就将移栽,秋季蔬菜种植又将火热展开,几十年来循环如此。

作为重庆市的重点蔬菜基地,中坝岛为中心城区的菜篮子工程贡献良多。大中村党总支书记廖大全告诉记者,“中坝岛有4500亩土地,全年为全市输送蔬菜在4万吨左右,主供双福市场、毛线沟市场、鱼洞市场。今年天旱,但我们力保菜篮子工程,蔬菜产量没有受到影响。现在村民们高温不闲,加大尾季采收力度,积极抗旱。我们累计投入200多万元,把灌溉水管修到了每家的地头上。我们重点保障蔬菜用水,包括管网的维护、灌溉系统的运行。现在秋季育苗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育苗面积达300亩,确保早秋蔬菜能够正常上市。”来源:重庆晨报网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