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凤阳讯 当前,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秋收产量。面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高发风险,凤阳县大庙镇农技站迅速行动,组织全体工作人员下沉各村田间地头,以“零距离”指导、“科学化”施策,为秋粮生产保驾护航,让丰收的希望在田野间扎根。
![]()
精准“巡诊”:田间调查锁定病虫害隐患
为摸清辖区水稻生长与病虫害发生底数,农技人员聚焦大庙社区、三河村、高陈村、林桥村、亮岗社区 5 个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田间“巡诊”。走进田间,翠绿的稻穗已整齐抽出,穗型饱满舒展,整体长势喜人,但农技人员并未放松警惕,通过细致查看叶片纹路、稻穗基部,精准识别出稻飞虱存在偏重发生的潜在风险。针对这一情况,农技人员第一时间对接种植大户,根据地块肥力、水稻品种特性,“一户一策”开具用药处方,明确药剂种类、稀释比例与喷施时间;同时联动村委会,利用大喇叭循环播报防控要点,确保家家户户知晓风险、掌握防控方法,将病虫害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
科技“赋能”:无人机助力高效防治
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连片大面积田块成为大庙镇农业生产的“新图景”,但也给传统人工防治带来挑战。为破解这一难题,农技站工作人员创新采用无人机巡查与作业模式:通过无人机高空选样拍摄,清晰捕捉到局部田块纹枯病发生严重的情况,快速锁定防治重点区域。随后,农技人员立即协调种植大户启用植保无人机开展 “一喷三防” 作业。相较于人工防治,无人机每小时可作业 60 亩以上,效率提升 20 倍,不仅能精准将药剂喷洒至水稻叶片、茎秆关键部位,还能避免人工踩踏对稻田造成的损伤,实现防治效果与作业效率的“双提升”,为秋粮稳产增收注入科技动能。
未雨“绸缪”:提前部署防汛应对
秋粮生长期间,天气变化对产量影响显著。根据气象部门预警,近期辖区可能出现中雨或大雨天气,存在旱涝急转的风险。为保障稻田安全,大庙镇农技站迅速下发通知,要求各村提前做好防汛准备,组织农户在田间开挖疏通排水沟,清理沟渠内的杂草、淤泥,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排出,避免田间积水导致水稻烂根、倒伏。同时,农技人员还深入田间,现场指导农户根据地块地势调整排水沟深度与间距,针对低洼易涝地块重点加固田埂,构建起“排得出、防得住” 的防汛体系,为水稻生长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下一步,大庙镇农技站将持续深化“田间服务”模式,组织专家团队分片包保,定期深入每个村民组的田间地头,根据水稻生长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水肥管理、病虫害动态监测、应急防控等个性化指导,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种田”,以精准服务守护秋粮丰收,让农民的“粮袋子”更稳、“钱袋子”更鼓。(文章来源:安徽省凤阳县大庙镇 江少欣)
(编辑:晓东 责编:声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