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鏉忔灄闀  龙扬镇

做好“土特产” 擦亮“金招牌”

2023-11-20 10:28  发布:中乡网  

茶丰人欢笑 摄/夏于洪

茶丰人欢笑 摄/夏于洪

涪陵青菜头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摄/龙帆

涪陵青菜头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摄/龙帆

潼南柠檬加工生产线 摄/崔力

潼南柠檬加工生产线 摄/崔力

三峡柑橘挂满枝

三峡柑橘挂满枝

“专机”护航巫山脆李24小时内“飞”入百姓家第二季“脆李航班”起航 摄/谢智强

“专机”护航巫山脆李24小时内“飞”入百姓家第二季“脆李航班”起航 摄/谢智强

核心提示

巍巍青山,潺潺绿水。翻开地图,将目光聚焦在东经105°至110°,北纬28°至32°之间,我们可以看到一片广袤富饶的土地,这里是物华天宝的重庆。

在这里,有位居全国橙类品牌第一方阵的奉节脐橙,有产品畅销全球53个国家或地区的涪陵榨菜,有江津花椒、巫山脆李等7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青山绿水之间,遍地农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品牌农产品。这些“土特产”来源于特定地域,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生产方式,并融入人文历史,造就了特殊的产品品质,既是百姓舌尖上的美味,也成为巴渝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面面旗帜。

品牌,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凝集,是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标志。近年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农业品牌建设,作为一项贯穿了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工程,以“品牌”推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全链条”提质增效,有效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如今的这里,从“吃饭农业”到品牌农业,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热潮渐已形成燎原之势。

以特扬优强起来

立足资源禀赋 让特色品牌产生集群效应

一场交易会,刷新新纪录,不到2个月累计销售柑橘45万吨,实现交易额27亿元。这是今年第五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交出的成绩单。交易会中除了数据亮眼,开州区、梁平区、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等众多区县柑橘生产企业共同参与,同打“三峡牌”,以橘为媒、以橘结缘、以橘会友,一起努力把三峡柑橘卖得更远、卖得更快、卖得更好更引人注意。

聚资源,特色农产品“抱团出山”,这是重庆以品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变化。

受地形地貌等生产条件影响,过去我市农业产业普遍规模不大,农产品品牌小、乱、杂现象仍然存在,一度面临“有高地无高峰,有繁星缺北斗”的尴尬局面,让重庆农产品在竞争中一次次处于下风,屡屡与好机遇、好价格擦肩而过。品牌建设的滞后,成为重庆农业发展的痛点。

为进一步提升重庆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全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农耕文化,构建形成了“市+区县+企业”三位一体品牌“谱系图”。通过不断深入挖掘区域产地环境、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等要素,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以品牌为载体,整合现有弱、小、散、杂、乱农业品牌,联合成一个发展共同体,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近年来,市级层面重点培育了“巴味渝珍”“三峡柑橘”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主城都市区重点培育了涪陵榨菜、江津花椒、潼南柠檬等30个区县公用品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重点培育了奉节脐橙、巫山脆李、开县春橙等15个区县公用品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重点培育了黔江猕猴桃、秀山茶叶、石柱黄连等5个区县公用品牌;根据企业品牌发展优势,重点培育了汇达柠檬、恒都牛肉、鱼泉榨菜等500个企业品牌。

从聚焦特色到体系建立,全市的“品牌强农”战略,让一个个“土字号”“乡字号”的农产品“小船”,聚集在巴渝的“大帆”下,迎来了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品牌大市的华丽转身。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市级公用品牌为引领,区县公用品牌为支撑,企业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

以质取胜立起来

抓稳产品品质 让品牌价值成为优质代名词

“南川米好!”袁隆平的亲笔题写是最好的评语,好米好价,就是南川米的优质代名词。

以重庆春洪米业有限公司为例,随着南川米品牌的不断打响,该公司不但从一家小作坊成长为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上万吨,更让产品卖出了高附加值。现在他们加工的“金佛山贡米”在超市卖13元一公斤,绿色高端米价格可达40元一公斤,与原来相比增值了10倍。“这些优质大米销往全国各地,我们的品质就是我们定价的底气。”公司负责人刘春洪说。

对于全市农业的品牌建设工作,品质就是最好的品牌。

好山好水好风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55.04%森林覆盖率……良好的自然优势,让这里有孕育优质农产品的天然优势,正因物华天宝,更应倍加珍惜。近年来,以“品牌”推动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全链条”提质增效,全市更在提高产品品质方面下足功夫。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品牌质量水平,全市围绕柑橘、榨菜、生态畜牧等山地特色高效产业,持续建立相应农业地方标准,截至去年底已累计发布农业地方标准515项,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72万亩。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9.32%,蔬菜产品质量国家例行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水产品质量国家例行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

同时,还完成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开展污染耕地分类治理,并严格执行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规定,严厉打击违法添加、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和有毒有害物质行为。并在引导发展绿色精品农业上持续发力。建成一批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快农业标准的推广普及。

这一系列的举措,夯实了全市农产品品牌发展根基。今年,新认证绿色食品225个,有机农产品36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3158个、有机农产品15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70个;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产量达1266万吨。绿色食品总量排名全国第5位。

以融共进响起来

扩宽营销渠道 让品牌走出去聚人气促业绩

品牌是优质农业的代名词,是农产品开拓市场的“利器”。

近年来,全市以线上、线下各类平台为抓手,不断拓宽农产品展销渠道,不少“渝”字号农产品已从“养在深闺”华丽转变为“谁人不识”。

去年9月,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会同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组织50家中新(重庆)农业“双百”合作计划企业,携200余种优质农特产品,参加第22届新加坡亚洲食品饮料展。推介现场,不仅有朴真的酵素饮料、德庄的酸辣粉、辣来主义的半干面等系列产品,还有石柱华溪村的黄精制品、重庆西大魔芋生物科技的魔芋制品等,“巴渝风味”占领主场,迎来共谋商机共拓市场先机。

相信品牌的力量已成为一种共识。可以看见在全新的市场竞争中,全市已渐渐将“品牌建设”刻进产业发展战略中,逐渐树立起“品牌就是市场”的思维自觉路。近年来,以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突破口,以农产品展示展销为着力点,全市正不断提升巴渝农产品的知晓率、美誉度。

与京东、阿里等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打造“巴味渝珍”授权产品线上电商销售平台,推进“巴味渝珍”授权产品网上销售;开展名牌农产品进机关、进社区、进园区活动;借助中国农交会、中国国际茶博会、中国有机博览会、西部农交会等大型展会平台,设立重庆名牌农产品展示展销专区,大力推广销售名特优新农产品;采取主流媒体、新媒体、户外广告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推介重庆名牌农产品……

走四方,让世界听到重庆声音;上平台,让人们领略到巴渝农特产品的风采,闯南走北、四方吆喝,巴渝农产品品牌营销宣传有声有色。

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目前,“巴味渝珍”授权主体291家,授权产品713个,实现销售收入50余亿元;“三峡柑橘”授权经营主体达532家,产品销售量245万吨,同比增长13.87%,出口泰国等东南亚家2000吨;奉节脐橙实现品牌价值达182.8亿元,位居全国橙类品牌第一方阵;涪陵榨菜畅销全球53个国家或地区,年销售量达150亿袋,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94.4亿元;永川秀芽获评“全国最具文化底蕴十大地理标志名茶”“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巴渝品牌强农这根闪亮链条,一头串起生产者,一头串起消费者,串起城乡居民对品质重庆、品牌农业美好生活的向往,擎起农业高质量发展大旗,正开启“新征程”,跑出“加速度”。来源:重庆日报网
 

(编辑:晓东 责编:祁旭)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