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请输入关键词  龙扬镇

杨文才:养殖能在陡峭山林里行走的黄牛

2020-04-03 10:10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农业科技报社通讯员 唐琳 记者 王革委

     3月26日,记者和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宣传部的干部穿过宁静的南江湖大坝,沿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跟随驻村工作队来到该县城关镇友谊村,寻找大山深处的养牛人杨文才。
     曾经被识别为贫困户的杨文才,家在半山腰上,放眼望去能看见一排排牛棚,和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见到我们,他的妻子余德英打开其中一个“牛棚”,里面堆积了大量草料。据余德英介绍,草料后面是他们睡觉的地方,靠门口的位置是休息和做饭的地方,这就是一家人的临时住所。招呼我们坐下后,杨文才在角落里找了个地方坐下,讲起了他的故事。
     2001年杨文才开始建牛棚,大量养牛,由于刚起步设施简陋、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小牛死亡率很高。每年的收入除去成本和工人工资,剩下的就只够自己家里的开销了。
     “我养的牛都是老品种黄牛,可以像山羊一样在陡峭的山林里行走,可以在雪地里睡觉,第二天晒会太阳就好了。”老品种黄牛非常稀少,有时一个村都很难找到一条,一头牛要3到4年才能出栏,加上高死亡率,杨文才的牛越来越少了,看着死去的小牛他心疼不已。杨文才说“嫩牛 肉不好吃,况且不知道死因,所以只能埋掉。”
     但杨文才始终坚信,自己用传统方式养出来的牛,吃的都是绿色纯天然的草料,跟外面饲料养的牛比起来,绝对更有优势,更受欢迎,只要不放弃,一定能走出一条养牛致富路。于是他细心观察、日夜坚守,一定要破解小牛难养这一难题,但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还是不够的。
     2015年全国迎来了脱贫攻坚大时代浪潮,杨文才所在原七坪村整村被识别为贫困户,在得知杨文才的情况后,村里找来了畜牧中心的专家,从圈舍、喂养、配种、护理等方面对杨文才进行了专业细致的培训,并且每年定期上门指导。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团队和帮扶干部的关心、鼓励,杨文才信心十足。
     “畜牧中心的领导很关心我们,经常上门来指导,帮扶干部也时刻在关心,现在死亡率已经基本已经降到了最低。” 杨文才说。死亡率降低了,技术也逐渐成熟,腰包也鼓起来了。“去年卖的活牛和牛肉加起来有20多头,毛收入大概30万,今年还有200头左右。” 杨文才笑着说。
     这几年靠着养牛的收入,杨文才在县城买了新房, 2019年女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儿子也考上了海南大学。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
     当问道“养牛辛苦吗?”杨文才的眼里泛起了泪光,沉默了片刻,说道“虽然请的有两个人,但是我们自己基本上每两天就要去山里放一次牛,一个来回要走四五十公里,回来要清理圈里的牛粪,晚上还要准备好草料;年末卖牛的时候,又要宰牛还要去市场上卖牛肉,经常晚上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放牛真的是受了不少罪,我个子小,头上扎的到处都是刺,身上随时摔的青一块紫一块,一爬就是几面坡,摔疼了就坐在地上哭会……”余德英说。
     一年养几百头牛,单靠杨文才夫妇俩是忙不过来的。杨文才雇了两个人全职养牛,还有几十亩玉米杆的耕种和收割、宰牛都需要人手,杨文才首先想到的就是雇佣本村的贫困户,既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又能增加他们的收入。“这几年,每年给工人的工资将近8万元,两个孩子都劝我们不要养了,太辛苦了,但是我还想继续坚持下去,自己赚钱了也要把乡邻都拉一把。”杨文才说。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