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至14日,成都中小学生迎来首个秋假。亲子旅行、博物馆探秘、科普体验……假期首日,记者走访发现,孩子们的假期打开方式简直不要太精彩。 校外游玩 行走在秋天的别样课堂里 12日,都江堰市友爱学校四年级六班学生魏琰淇,带着学校分发的“寻秋·拾锦”空锦囊,和家人一起走进了都江堰景区。 “我们给每位孩子分发了‘寻秋·拾锦’空锦囊,希望孩子们把蕴藏秋天的物品或图片装进锦囊,与家人共同完成有创意的‘五感寻秋’收集,让秋假变得更加多姿多彩。”都江堰市友爱学校专职副书记汤翠表示,后续学校还将举办分享会、共创班级秋日记忆图,让秋假成为长效的教育契机。 为了让孩子们在真实环境中感受自然,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推出的“羽见成都”主题研学课程是本次秋假的亮点。上午,孩子们在博物馆内进行系统学习,从鸟类标本观察、分类特征到飞行原理与生态角色,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下午,研学队伍前往青龙湖湿地公园,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户外观鸟实践。此外,在博物馆内发起的“未来生态局”探秘活动中,孩子们化身“生态调查员”与“飞羽守护者”,根据任务线索在展厅中探寻候鸟的迁徙路线、解锁鸟类的进化秘密。 据悉,秋假期间的每个上午,成都自然博物馆还设有竹编装饰画、缠花胸针等自然主题手作DIY活动。 武侯祠博物馆推出了“三国匠造所·巍然栋梁之小小营造师”古建筑主题公益手工课。孩子们跟随古建筑专家,以武侯祠庄重的祠庙建筑为式样,学习并制作成都武侯祠的过厅建筑模型、体验精妙的榫卯技艺。 西岭雪山徒步道上,孩子们欢声笑语,手持刚刚获得的限定奖牌兴奋合影。成都西岭雪山景区推出的“千秋雪·映山红”徒步挑战活动热度爆棚。昨日,成都西岭雪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万人,其中参与徒步活动的游客达上千人,总客流量较平日增幅超3倍。 成都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等推出皮影戏表演、天府文化主题研学课程、文物主题手工互动等系列活动,青城山-都江堰等景点则推出免票优惠,让假期既有趣味又有韵味。 校内托管 “官方带娃” 打造特色“秋假学堂” 为解决部分家庭孩子假期“看护难”问题,成都各学校积极探索秋假托管服务,打造出各具特色的“秋假学堂”。 “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来玩杯子舞!”在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教室里,假期里的校园依然充满欢声笑语。 该校于秋假期间开设托管服务,目前共有33名学生参与,分为两个班级。“假期托管服务采取动态化管理模式,托管人数并非固定不变。”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学服务与课程中心副主任李世春表示,“如果家长因工作原因临时有托管需求,可通过班主任联系学校,随时将孩子送到学校托管。” 托管服务并非简单的看管照护,而是注重教育内涵的提质增效。“秋假期间,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精心设计了体育、艺术、科技和阅读四大类课程,确保孩子们在假期中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拓展兴趣。”李世春说道。 另一边,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上东学校,孩子们自由地在操场上奔跑、在教室里做手工。
“托管期间,学生上午8点前到校,下午5点半放学,既保证了充足的托管时间,也便于家长安排接送。”学校德育副主任周聪介绍,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一日三餐,还开设了涵盖阅读、音乐、美术、体育、科创等多领域的活动课程,让托管时光成为孩子们探索爱好、快乐成长的延伸课堂。来源:成都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