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乡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怀远县  莲花寺  鏉忔灄闀  龙扬镇

雕塑家牟文虎:艺术创作要有“高原”还要有“高峰”

2023-03-14 10:53  发布:中乡网  责任编辑:晓东

  2月25日,由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雕塑家牟文虎主持的天府国际·砚山艺术季·第二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大师讲堂”,在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举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现场做了《写生中的体验——从对象到气息》学术讲座与专业示范。

  走进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与会嘉宾无不被一块长度近10米、高度超过3米的校名石吸引;而在学校的美术馆内,一尊《立德树人》雕塑同样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它们都出自牟文虎手笔。

  “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善用美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于教育教学,做到结合专业让艺术说话、让作品发声。”牟文虎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以大纵深、多维度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式探究立德树人,增强精神力量,彰显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因地制宜打造作品,回应“应该怎么样做老师”

  为保证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一年建成招生,5000余名施工人员不论严寒酷暑,始终坚守一线,全力以赴保进度。一座“公园城市里的山水美院”逐渐成形,于2022年下半年通过竣工验收并迎来首批学生。

  “从学校建设伊始,我就开始构思一件雕塑作品。”牟文虎说,1997年重庆直辖后,四川一直缺少高水平美术类本科院校,这与四川在现当代美术史上的巨大贡献极不相称,也使得四川美术领域优质师资和生源不断流出。“看到一座全新的美术学院拔地而起,内心是很激动的,对美术教育这项长远的事业有了更多期待。”

  如何在一件雕塑作品中,将“艺术”与“教育”两个主题巧妙结合起来?此时,牟文虎得知2022年3月校园内将举行植树活动,一个创作思路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雕塑作品就以“立德树人”为主题。经过创意、草稿和几个月的正式创作,去年8月,雕塑作品《立德树人》与校园建设同步完成。

  雕塑中心,竖立着7棵笔直挺拔的树形,以绿色为主;12个人物以红色古铜为主,手执铁锹、锄头,以树为中心环绕一周,凸显“育才”之意。他们中间有男有女,有长者也有年轻人,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建设者。“为人师表,以德为先。这件作品最大的出发点,就是回答‘应该怎么样做老师’这个问题和感恩建设者。”牟文虎说。

  不过在牟文虎看来,仅仅一件室内架上雕塑作品,还远远不能充分表达“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于是又有了在“校名石”上做文章的想法。

  不少学校都有放置于门口的校名石,通常做得方方正正。牟文虎说,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室外空间开阔,拥有良好的生态本底、山水风光,而且校名石背后是湖区,可以借鉴传统建筑的照壁概念,在校名石的设计上开动脑筋,使其融入迂回曲折的校园环境,让空间关系更加丰富。

  以推动艺术教育创作要有“高原”还要有“高峰”为思路,牟文虎将校名石顶部设计为连绵的群山,在其中融入四川最高峰贡嘎山主峰造型,寓意建设一流美术学院。他带领雕塑系师生创意、画草图、做泥稿、制成一比一大小的模具,带到施工现场对照再创作雕刻。去年七、八月,气温突破40摄氏度,面对9.92米长、3.18米高的校名石,牟文虎爬上脚手架,操起各式工具雕刻了近两周。晚上回到宿舍,人都是晕的,“估计有点中暑。”

  不少人对牟文虎的干劲感到吃惊,不过在他看来,作为艺术家,应该对自己的创作负责;作为老师,也要通过以身示范践行“立德树人”。

  “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牟文虎从小就喜欢画画,读初中时,开始跟随专业美术老师学画画,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很差。“老师听说后,不仅没有收费,还出钱买纸、笔、颜料,在家里手把手教学。我转学后,还把我推荐给另一位美术老师。”后来,他跟随著名雕塑作品《收租院》作者之一李绍端学艺,由此开始了雕塑启蒙。1988年,牟文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也一直从事雕塑创作。

  牟文虎的毕业创作是一组四件雕塑作品,分别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四句古诗化出,前两者是一对在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夫妇,第三件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最后一件则是从地下拾起粮食的老人。作品把《悯农》一诗具象化,还将角色扩展为祖孙三代,增添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牟文虎的不少创作一直恪守着系统化教育得来的“硬功夫”。《锄禾日当午》系列作品,以及《王铭章将军》《古井咸泉》《晨曦伴读》,包括近期的《长征中的邓小平》《戏剧片段》等,多以具象化的表现方式为主。例如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公园的《王铭章将军》,就展现了这位抗日英雄的伟岸形象:马蹄腾空而起,咧嘴嘶鸣,马背上的将军策马扬鞭,神情坚毅。

  不过,在牟文虎的骨子里,追求冒险的基因和求新求变的激情一直在跃动;加之来到四川音乐学院之前,他长期在四川科技馆任职,并不排斥在创作中加入新的“佐料”。“尤其是随着近些年艺术与科技的发展,我开始有意地在意识层面、技术层面进行探索和实验,于是就有了《巢变·花变》再到《异变》这个系列。”

  这一系列从《筑巢》引发。作品关注“蚁族”的工作方式,借助蚂蚁构建“巢”的形态,通过机械式的网格编织,工装化的流水线劳作忙碌,演绎着蚁族生存的单调重复与不懈努力,不乏对幼小生物的团队协作精神的同情与抚慰。

  如果说《筑巢》由“蚁”到“人”还是一种顺势联想,那么《巢变·花变》系列中的《酷星者号》《窥突者花》《铜蜀时代》,以及《异变》系列中的《草莓野丰》《灵芝菇王》《甜蜜森林》等作品,则不再是某种现实中存在的具体物象,用牟文虎的话来说,它们已经跃进于一种“现代物种新生态新生存的茫茫视野”。

  牟文虎认为,艺术家要做的不仅是顺应时代变革大潮,用新的空间造型诠释艺术理想,更应重视用新的语汇来构建新的空间,来开辟新的艺术场域。他认可艺术大师李可染的观点:“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牟文虎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长期从事雕塑创作。现任四川音乐学院副院长、成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雕塑协会会长。在他看来,雕塑创作是雕塑家情感与灵感的迸发表达、物化呈现,以多样的语言信息与强大的内在生命力来记录时代、感动观众,用有限之形传播无限之力。来源:四川日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