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春耕:又是一年春耕时 喜看农业新变化

2017-02-15 00:17 乌蒙新报

 

 

2月3日,草海镇卯关村农户使用大型耕地机耕地

年年忙春耕,今年大不同。

立春过后,春意渐浓,威宁自治县的田间地头又开始了春耕生产的繁忙场景。行走在广袤的田野上,除了看到春耕生产繁忙依旧,还可以看到威宁一些农业发展的新变化。

变化一:“铁牛”代替耕牛 农机具变身“得力帮手”

2月12日,威宁自治县草海镇卯关村蔬菜基地里,蔬菜种植大户卯昌敏正驾驶着大型耕地机平整土地,为即将种植的白萝卜做铺垫。

卯昌敏说,流转土地种植的100余亩蔬菜,如果全靠耕牛耕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不划算。如今,用大型耕地机耕作,小半天功夫就可以完成。

与卯昌敏一样,春耕开始后,越来越多的农户种地不再使用耕牛,而是使用大型耕地机、微耕机等“铁牛”耕地。“铁牛”代替耕牛,也成了近年来威宁农业发展的变化之一。

在石门乡仰天窝马铃薯种薯基地,一台台马铃薯播种机、小型中耕机在各个山头上往来穿梭,上百名村民正在黄土地上忙碌着,为优质马铃薯费乌瑞它切种、拌种、耕地、播种……

“以前我们种洋芋都是靠人背马驼,现在大家一起种,机械化帮了大忙,既省时又省力,收入还翻倍了。”新民村种植户娄经娅高兴地说,正是采用机械化种植,通过给播种机安装喷药机和施肥机,一次性完成松土、开沟、起垄、播种、施肥、喷药等工序,不仅提高了播种质量,而且还节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据悉,目前,威宁自治县农机具拥有量已近40000台,拖拉机、微耕机、农副产品加工机等农机具成为农户春耕生产的“得力帮手”,省时省力,大大降低农户生产生活的劳动力成本。

变化二: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农户种植更放心

立春过后,石门乡女姑村三膜马铃薯基地里,800余个大棚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勾勒出别样的“曲线美”。大棚内,马铃薯已吐出新芽,长势喜人。

在女姑村三膜马铃薯基地劳作的文化平望着破土而出的马铃薯苗,期待满满。

“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方法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户变股民’‘三变’模式,村民除了在基地打工每天可挣100元的收入外,年底还能按照一定比例分红,探索出了三膜覆盖早熟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扶贫新路子。”文化平说。

据悉,三膜覆盖早熟马铃薯栽培是地膜与拱棚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栽培技术,这种方法种植的马铃薯比普通地膜马铃薯早上市约40天,比双膜马铃薯早上市20天左右。

2016年,威宁种植三膜马铃薯栽培万余亩,覆盖了3700多户贫困户,带动多名薯农科技创新增收致富。今年,威宁将继续实施三膜马铃薯种植,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三变”模式则取代传统的“单打独斗”,通过抱团发展,不仅增强种植抗风险能力,还有效增加种植户的收入,一批合作社由此成功建立,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户种植的后顾之忧。

变化三:油桃烤烟当归萝卜 种植种类不再单一

这些天,龙场镇水蜜桃、油桃种植大户徐朝云带着技术人员为果树修枝剪叶,忙得不亦乐乎;小海镇小海村烤烟种植基地里,烟农早早谋划着一年的烤烟种植;在有着“中药材之乡”美誉的哲觉镇大桥村,村支书毛祥亮带着村民种植当归、党参等中药材;在草海镇卯关村蔬菜基地,菜农忙着种植早春白萝卜……种植农作物的多样化,正是威宁春耕生产的一大看点。

据悉,威宁是农业大县,但不是农业强县。长期以来,农户大多选择种植苞谷洋芋度春秋,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而如今,中药材、蔬菜、烤烟、精品苹果等板块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以往依靠种植苞谷洋芋的尴尬局面。宜烟则烟,宜果则果,不同区域种植不同品种,提升种植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威宁还着力实施“11153”工程,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六大板块”经济区,即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板块经济区,商品蔬菜板块经济区,中药材板块经济区,特色经果林板块经济区,高山生态茶叶板块经济区,草地生态畜牧业板块经济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威宁自治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实践。(乌蒙新报 文/图 陈武帅 李云侠

■相关新闻■

正确使用“铁牛” 避免发生意外

2月7日,家住毕节市七星关区杨家湾镇杨家湾村的翟先生在操作微型耕地机耕地时,在换耕到另一块土地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身上多处受伤。据院方介绍,翟先生并不是该院接诊的第一个因使用农机具导致受伤的患者。

记者了解到,最近正值春耕时节,忙于种植的农户们大都忙着翻新土地进行春播,此时,也是微型耕地机的销售旺季和使用最为频繁的时候,因使用微型耕地机受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那么,农户在使用微型耕地机进行耕地时,该如何操作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意外的发生呢?2月13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机械事业局业务股股长吴建军。

据吴建军介绍,在毕节,农户们使用的春耕农机具有两种,一种是以拖拉机带动耕地机具的配套耕地机,另一种是微型耕地机。由于毕节地区大多以山地为主,微型耕地机因其使用比较方便的特点,普及率较高。

“随着微型耕地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部分农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受伤的情况也随之出现,但这些伤害大多是由于农户使用时不按机器的操作使用规程进行操作导致的。”吴建军说,一些农户在使用微型耕地机耕地时,因为怕麻烦,在换耕另一块土地或在道路上行驶时,没有将机器上的旋耕刀拆除,更换上轮胎,最终导致意外的发生。

据此,吴建军提醒,使用微型耕地机的农户,在操作使用微型耕地机前,必须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操作机构和机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如何停机和快速分离操作机构,尤其特别要注意机具上的安全警示标志,须仔细阅读。并且,未经培训的农户严禁自行操作,即使经过培训,操作时也要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

此外,在使用微型耕地机进行耕地前,必须认真检查机器各连接紧固件及机器各部位固定螺栓是否紧固,机具内的油料是否加足。只有将螺栓拧紧,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加注燃油,确保机具没有问题后才可以进行操作。

启动微型耕地机时,应将变速杆置于“空挡”位置,并确认前后左右的人员处于安全位置后才能启动机器。如果发动机发动时出现“飞车”现象,应迅速切断供油或堵塞进气道,使发动机立即熄火。

同时,作业过程中,田间转移应视道路和田块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拆卸农具和更换轮胎;更换农具或清除缠草时一定要在机器熄火的状态下进行;如果发现发动机、行走箱、变速箱有异常响声,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作业;在田间地角、沟、穴等附近作业时,要低速行驶;在大棚内作业时,必须注意通风透气。

“微型耕地机操作人员在操作机具时穿着也是很有讲究的。”吴建军说,操作人员在操作机具时,要穿着符合劳动防护要求的工作服装,特别要注意防止被运动部件缠绕而造成伤害。而且,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操作,不要怕“麻烦”,身体疲劳和喝酒后也不要操作微型耕地机,避免发生意外。乌蒙新报 吴秋洪)

责任编辑:陈雪梅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