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上半年张家界农业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2016-08-06 09:34 张家界市统计局
  上半年,张家界市紧紧围绕“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克服总体经济下行和洪涝灾害等多重影响,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力以赴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回升,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共完成一产业增加值18.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4.8%。分行业看:农业增加值完成10.87亿元,增长5.0%;林业增加值完成2.74亿元,增长3.5%;牧业增加值完成4.12亿元,下降2.8%;渔业增加值完成0.56亿元,增长7.3%,农业经济总量保持稳步增长。
  
  (一)现代农业平稳发展
  
  1.农业产能稳步提升。一是夏粮夏油生产稳定。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抢抓农时,精心组织,春播生产呈现玉米生产面积持续增加、双季早稻播种面积增幅较大的“两增”趋势。完成春夏播种面积206.78万亩,夏粮总产量5.38万吨、同比增长1.2%,夏油总产6.98万吨、增长2.7%。二是畜禽养殖不断增效。今年来,全市出栏(出笼)猪、牛、羊、家禽分别达49.85万头、3.6万头、10.6万只、251万羽,同比增减幅度分别为-4.8%、3.1%、1.4%、 2.7%;水产品产量6109吨,同比增长5.7%。三是大鲵、蔬菜产业强力推进。大力实施 “523”行动计划,蔬菜、大鲵两大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新增大鲵36.1万尾,累计大鲵发展达到140.3万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0.2%,实现销售和加工收入1.45亿元。新增商品蔬菜基地面积2.81万亩,累计商品蔬菜基地发展达到23.38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0%,实现综合产值12.5亿元。四是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大力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成功举办2016张家界春天茶会暨大湘西潇湘茶品牌推介会。全市茶园采摘面积达7.26万亩、同比增长42.4%,总产量1963吨,茶叶综合产值达1.73亿元。时令水果供销两旺,烟叶、花卉苗木、中药材稳定发展。
  
  2.农业产业加快融合。一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新注册家庭农场187家、累计达539家,新发展农民合作社72、累计达1227家,新创建国家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4家。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到824家,预计完成销售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12.6%。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达145家,预计完成销售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12%。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达715家,预计完成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6%。三是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认真抓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积极推荐永定区、武陵源区申报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县。“武陵源山珍馆”成功签约,新合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加快。
  
  3.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一是统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慈利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推进工作,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试点,不断规范土地流转市场运行秩序。今年来,全市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24万亩,累计达36.3万亩,调解土地经营纠纷84起、仲裁 5件。二是不断健全农业保护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实施,全市共设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站)18个、金融扶贫服务站1个,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40万元。大力推进农作物保险试点,蔬菜、大鲵产业保险试点全面推进,到目前为止,全市蔬菜投保面积2.3万亩,大鲵投保达28万多尾。三是有序开展农机技术推广。重点抓好水稻、油菜等全程机械化推广,不断尝试茶叶机械化推广。举办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会10次、油菜机械化收割现场演示会2次,培训农机操作手2250人。新申报农机合作社8家、累计达32家。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今年,全市农业生产进入加速转型提质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全市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9.29亿元,同比增长3.3%,但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亟需保持关注。
  
  (一)生猪生产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一直保持高位,生猪养殖效益大幅提高。截止6月底,全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0.1%,每头盈利在800元以上。但养殖户仍对填栏扩规不积极。据调查,当前养猪门槛较高,规模小的利润少,规模大的投入大,风险高。加之国家新《环保法》出台,没有达到环保要求的将被淘汰,导致生猪产能提高较难。全市上半年生猪出栏同比下降3.4%,连续第六个季度出现同比下降。全市生猪生产的下降主要是受产业退出政策的影响,张家界慈利县的生猪大县的帽子又搞丢了。受此影响,全市生猪产量仍将保持下降态势。而生猪出栏每下降1万头造成的产值减少,需增加0.5万吨粮食或者0.6万吨蔬菜来弥补,意味着全市需多种植0.3万亩蔬菜或者1.03万亩粮食作物。
  
  (二)农业生产要素持续减少。随着全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加强,农业生产要素中的耕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也不断向城市转移。2015年全市乡镇合并后减少了30个乡镇,其中5个乡镇由原乡镇合并后转为街道。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收益低下,绝大多数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打工,使得农村优质人力资源不愿再回家务农,部分农村留守的是由家庭养老的老人和看管小孩的妇女,农村劳动力资源下降, 制约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影响产能提升。耕地抛荒渐趋严重,生产管理粗放,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乡村劳动力资源和农业从业人员出现持续下降态势,全市2015年乡村劳动力资源87.65万人,农业从业人员52.2万人,分别同比下降0.2%和2.6%。农业生产要素的持续减少,也为农业产值带来下行压力。
  
  三、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一))着力加快农业提质升级。继续抓好夏粮生产,强力推进草食牲畜养殖,巩固提高水果、烟叶等产业,稳定发展茶叶、油茶、休闲农业等产业。继续实施“523”行动计划,做优做强大鲵、蔬菜“十大企业”“十大基地”,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张家界大鲵、蔬菜品牌知名度,增进产业综合实力。加强两个“百千万”工程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年内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4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60 家、农产品流通各类服务企业达到800家。
  
  (二))继续抓好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十大基地”建设、特色蔬菜品种选育和种植模式的创新工作。重点抓好沅古坪王家坪七星椒、协合生态蔬菜、洞溪七姊妹辣椒和白石等重点蔬菜基地建设,推动桑植萝卜、张家界七星椒、桑植魔芋、菜葛、黄花菜、山野菜等特色蔬菜及脱水蔬菜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力争全市建成20个蔬菜标准园、10个示范乡镇、60个示范村。
  
  (三)加大对生猪养殖户的支持力度。各级畜牧部门要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时理性分析市场形势,合理安排生产,适度补栏,千万不能盲目扩规。在落实好生猪标准化圈舍修建、贷款贴息、良种引进、疫病防控等各项政策的同时,要把实用技术普及作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要广泛动员各级畜牧兽医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加大科技推广的规模和力度。
  
  (四))着力抓好农业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全市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重点抓好抗洪救灾、重大动物防疫、病虫害防控、农产品质量等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落实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努力减轻农业灾害性损失,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和群体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上半年,张家界市紧紧围绕“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克服总体经济下行和洪涝灾害等多重影响,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力以赴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企稳回升,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上半年,全市共完成一产业增加值18.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4.8%。分行业看:农业增加值完成10.87亿元,增长5.0%;林业增加值完成2.74亿元,增长3.5%;牧业增加值完成4.12亿元,下降2.8%;渔业增加值完成0.56亿元,增长7.3%,农业经济总量保持稳步增长。
  
  (一)现代农业平稳发展
  
  1.农业产能稳步提升。一是夏粮夏油生产稳定。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抢抓农时,精心组织,春播生产呈现玉米生产面积持续增加、双季早稻播种面积增幅较大的“两增”趋势。完成春夏播种面积206.78万亩,夏粮总产量5.38万吨、同比增长1.2%,夏油总产6.98万吨、增长2.7%。二是畜禽养殖不断增效。今年来,全市出栏(出笼)猪、牛、羊、家禽分别达49.85万头、3.6万头、10.6万只、251万羽,同比增减幅度分别为-4.8%、3.1%、1.4%、 2.7%;水产品产量6109吨,同比增长5.7%。三是大鲵、蔬菜产业强力推进。大力实施 “523”行动计划,蔬菜、大鲵两大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新增大鲵36.1万尾,累计大鲵发展达到140.3万尾,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0.2%,实现销售和加工收入1.45亿元。新增商品蔬菜基地面积2.81万亩,累计商品蔬菜基地发展达到23.38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0%,实现综合产值12.5亿元。四是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大力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成功举办2016张家界春天茶会暨大湘西潇湘茶品牌推介会。全市茶园采摘面积达7.26万亩、同比增长42.4%,总产量1963吨,茶叶综合产值达1.73亿元。时令水果供销两旺,烟叶、花卉苗木、中药材稳定发展。
  
  2.农业产业加快融合。一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新注册家庭农场187家、累计达539家,新发展农民合作社72、累计达1227家,新创建国家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4家。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到824家,预计完成销售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12.6%。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达145家,预计完成销售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12%。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达715家,预计完成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6%。三是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认真抓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积极推荐永定区、武陵源区申报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县。“武陵源山珍馆”成功签约,新合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加快。
  
  3.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一是统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慈利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县推进工作,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试点,不断规范土地流转市场运行秩序。今年来,全市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24万亩,累计达36.3万亩,调解土地经营纠纷84起、仲裁 5件。二是不断健全农业保护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实施,全市共设立普惠金融服务中心(站)18个、金融扶贫服务站1个,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40万元。大力推进农作物保险试点,蔬菜、大鲵产业保险试点全面推进,到目前为止,全市蔬菜投保面积2.3万亩,大鲵投保达28万多尾。三是有序开展农机技术推广。重点抓好水稻、油菜等全程机械化推广,不断尝试茶叶机械化推广。举办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现场演示会10次、油菜机械化收割现场演示会2次,培训农机操作手2250人。新申报农机合作社8家、累计达32家。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今年,全市农业生产进入加速转型提质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全市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9.29亿元,同比增长3.3%,但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亟需保持关注。
  
  (一)生猪生产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一直保持高位,生猪养殖效益大幅提高。截止6月底,全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30.1%,每头盈利在800元以上。但养殖户仍对填栏扩规不积极。据调查,当前养猪门槛较高,规模小的利润少,规模大的投入大,风险高。加之国家新《环保法》出台,没有达到环保要求的将被淘汰,导致生猪产能提高较难。全市上半年生猪出栏同比下降3.4%,连续第六个季度出现同比下降。全市生猪生产的下降主要是受产业退出政策的影响,张家界慈利县的生猪大县的帽子又搞丢了。受此影响,全市生猪产量仍将保持下降态势。而生猪出栏每下降1万头造成的产值减少,需增加0.5万吨粮食或者0.6万吨蔬菜来弥补,意味着全市需多种植0.3万亩蔬菜或者1.03万亩粮食作物。
  
  (二)农业生产要素持续减少。随着全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加强,农业生产要素中的耕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也不断向城市转移。2015年全市乡镇合并后减少了30个乡镇,其中5个乡镇由原乡镇合并后转为街道。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收益低下,绝大多数青壮年农民选择外出打工,使得农村优质人力资源不愿再回家务农,部分农村留守的是由家庭养老的老人和看管小孩的妇女,农村劳动力资源下降, 制约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影响产能提升。耕地抛荒渐趋严重,生产管理粗放,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乡村劳动力资源和农业从业人员出现持续下降态势,全市2015年乡村劳动力资源87.65万人,农业从业人员52.2万人,分别同比下降0.2%和2.6%。农业生产要素的持续减少,也为农业产值带来下行压力。
  
  三、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一))着力加快农业提质升级。继续抓好夏粮生产,强力推进草食牲畜养殖,巩固提高水果、烟叶等产业,稳定发展茶叶、油茶、休闲农业等产业。继续实施“523”行动计划,做优做强大鲵、蔬菜“十大企业”“十大基地”,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张家界大鲵、蔬菜品牌知名度,增进产业综合实力。加强两个“百千万”工程建设,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扶持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年内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4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60 家、农产品流通各类服务企业达到800家。
  
  (二))继续抓好基地建设。突出抓好“十大基地”建设、特色蔬菜品种选育和种植模式的创新工作。重点抓好沅古坪王家坪七星椒、协合生态蔬菜、洞溪七姊妹辣椒和白石等重点蔬菜基地建设,推动桑植萝卜、张家界七星椒、桑植魔芋、菜葛、黄花菜、山野菜等特色蔬菜及脱水蔬菜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力争全市建成20个蔬菜标准园、10个示范乡镇、60个示范村。
  
  (三)加大对生猪养殖户的支持力度。各级畜牧部门要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时理性分析市场形势,合理安排生产,适度补栏,千万不能盲目扩规。在落实好生猪标准化圈舍修建、贷款贴息、良种引进、疫病防控等各项政策的同时,要把实用技术普及作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要广泛动员各级畜牧兽医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加大科技推广的规模和力度。
  
  (四))着力抓好农业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全市无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重点抓好抗洪救灾、重大动物防疫、病虫害防控、农产品质量等安全生产工作,积极落实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努力减轻农业灾害性损失,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和群体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