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龙扬镇  莲花寺

人居环境大整治丨吉林舒兰:绿美乡村涌朝气

2018-10-31 10:34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人居环境大整治】

吉林 舒兰市:绿美乡村涌朝气

  任贺 本报记者 阎红玉 文/图

  盛夏,行走在吉林省舒兰市的乡村院落,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平坦的水泥路面直通村民家门口,健身广场人头攒动,一面面仿古的文化墙映入眼帘……清新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而就在几年前,舒兰市还存在破旧废弃的土砖瓦房摇摇欲坠、狭窄的泥土路杂草丛生、木柴垃圾随意堆放等这些长年遗留在农村的“老大难”现象。

  近年来,舒兰市以“城乡做美”为着力点,以“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市,打造富裕文明的美丽舒兰”为发展目标,通过以“清垃圾、清院落、清沟渠、清柴草、清粪堆、清死角”为重点内容的六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了舒兰市从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到东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再到整市推进的绿美乡村建设。如今,舒兰的美丽乡村到处涌动着蓬勃朝气和盎然生机。

  统筹联动成果丰

  “刚开始听说要给个人家里建室内厕所,给村里建小广场,都当笑话传。你看我们村现在建得多漂亮。”从不理解、不配合,到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支持村里的工作,溪河镇溪河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舒兰市天德乡新河村光伏电站。

  近年来,舒兰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该市大力实施“城乡做美”战略和打造现代农业生态市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坚持高位操作、上下联动、分类整治、建管并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前提在统筹。针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难度大的工作实际,舒兰市按照“县主导、乡组织、村自治、社会参与、村民唱主角”的工作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处处宣传引导,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实现了城乡联动、统筹规划、梯次推进的工作态势。

  谋划先动。按照舒兰市“城乡做美”战略安排,在农村环境建设上确定了“点上示范、面上推进”的总要求和“一年打点、两年连线、三年铺面”的工作思路,形成建点连线、以线促点、串线扩面的梯次推进模式。

  责任推动。舒兰市委、市政府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摆上日程、抓在手上,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逐级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层层有人抓、有人管。

  部门联动。舒兰市建立了由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12个责任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优化整合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安排和项目实施,形成了推进环境整治的合力。

  群众主动。“我们通过电视、网站、农村广播等媒体,采取建立宣传队、设立宣传栏、发放倡议书、悬挂宣传标语、开展科普讲座等方式,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强化宣传引导,增强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使村民‘唱起主角’,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舒兰市农业局新农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溪河镇溪河村集中开展“清柴草”整治行动中,村民开始都不理解、不配合,全村124个柴草垛经村干部反复做工作才搬走43个。但随着砌边沟、植树绿化、修建文化墙、改厨改厕等工程的深入开展,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设美丽乡村、幸福庭院成为绝大多数村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支持村里的工作,81个柴草垛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搬到了村里指定的存放地点。“刚开始听说要给个人家里建室内厕所,给村里建小广场,都以为是在吹牛,村民都当笑话传。但当看到村里真的有人家修建了室内卫生间,而且还给补贴,大家就都参与了进来。你看我们村现在建得多漂亮。”溪河镇溪河村村民姜健说。

  村村竞比亮点多

  物质生活条件比肩城市、文化广场上的欢乐秧歌、篮球场上的生龙活虎……哪一样,白旗村人都想走在前面。

    白旗镇白旗村新修村路。

  “每天走在村路上,看着两侧的文化墙心里特别舒服,通过文化墙的熏陶,我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更加了解了,就连小孩子都能讲几段村中的历史。”溪河镇松凤村村民张春梅说。

  2016年,舒兰市启动了以溪河镇、法特镇、白旗镇为主的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在建设中松凤村启动早、行动快,家家户户都参与到建设中来。如今,村里几乎见不到脏乱差现象,只有平整干净的水泥路、古色古香的文化墙、城市化的路灯和垃圾箱及垃圾清运车。

  “通过全省‘六清’整治和舒兰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我们村大变样了。许多家都安装了与楼房一样的室内卫生间。在外创业成功的村民花30多万元,给村里买了20个垃圾箱和一辆垃圾清运车,村里雇了保洁员,每天产生的垃圾能做到日产日清。”松凤村党支部书记王耀江说。

  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建起了碑文馆、书画馆以及摄影馆等;依托凤凰山文化特色,松凤村建起了1580延长米的特色文化墙,围墙配有仿古帽檐和仿古门,墙上印有凤凰山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特色主题书画和文字,就连公共厕所都印上了卡通样式的厕所公约。

  在白旗镇白旗村可以看到,出门就是平坦路,吃的是自来水,做饭用清洁能源,如厕有室内卫生间……这是“标配”;家里家外通透敞亮,自种的绿色果蔬随采随吃,空气好、噪音小、自由自在……这是“高配”,城里人少有,而白旗村人人享有。

  白旗村颇具规模,有3个自然屯4254人,其中党员83名。他们是村里最活跃的元素。

  在党员的身体力行中,村庄面貌在一点点改变:道路平整了,边沟通畅了,花草种上了,路灯也亮起来了。让村民们喜出望外的是,村里统一给各家各户安装了铁艺围栏,刷上白绿两色油漆,既实用又美观。

  村支书付万江身着白衬衫,胸前佩戴着党员徽章,谈吐沉稳谦和。说起建设之初的事,他自嘲说,自己曾经被叫做“垃圾书记”。平时走在村路上,每当看见有垃圾,他都会随手捡起来,就近扔进垃圾箱,村民们经常看到他捡拾垃圾的身影,绰号由此而来。可是慢慢的,嘲笑他的人少了,模仿他的人却多了,而随手扔垃圾的现象也越来越少。就这样,自觉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在白旗村蔚然成风,村里的环境不仅得到根本性改善,而且长效保持。

  早在2010年,白旗村就开始了自来水入户工程。从最初的安装到后来的使用,都没要村民掏腰包,全部费用都由村集体承担。免费用水,这是城里人的奢望,却是白旗村民的日常。

  走进村民厨房,不要惊讶于这里的洁净无尘,因为村民们使用的是生物质颗粒炉具。这个名称有点拗口的炉具其实并不复杂,它的燃料以秸秆、锯末、稻糠等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挤压制作成型。去年以来,村里已经有数十户安装了新炉具。

  白旗村的“厕所革命”先人一步。2016年下半年,他们就着手进行旱厕改造,建起水冲式厕所。对于粪便,也并非一冲了之,而是经过化粪池设备的出便仓、发酵仓、抽取仓后化成灰水,使之变成生物肥料。

  “现在厕所改造完那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出屋就能用坐便器上厕所了。我看呐,在农村生活比城里得劲,政策越来越好了,以后屋里再安装个地热,和楼房不一样吗?”白旗村47岁的村民胡利明说。

  物质生活条件比肩城市,精神生活也有声有色。文化广场上的欢乐秧歌、篮球场上的生龙活虎、文化书屋里的翰墨飘香……哪一样,要强的白旗村人都想走在前面。

 

  像松凤村和白旗村这样的美丽乡村如今在舒兰境内已不是屈指可数,舒兰市的农民都为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感到自豪。

  创新改革绽新颜

  以前是踩着泥巴路出行,如今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路边鲜花盛开,走进新河村,我们感受到一股爆发的乡村建设力量。“六清”人居环境整治将人们的心灵变美,让美丽乡村的田园风情持续绽放。

   种植户在为玉米秸秆打捆。

  舒兰市在“六清”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中还注重保持田园风貌,在不损毁乡土元素、不破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改变农村环境面貌,增加科技含量,提升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几年来,已新建文化广场2万余平方米;开展乡风文明营造工程,以文化墙建设为突破口,充分挖掘村居风貌和地域文化,努力在文化特色上实现一村一“符号”。在全面打造优美生活环境的同时,以厨房改造、厕所革命为重点,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已试点白旗村整村推广生物质户用炉具,在全市改造了7800户农村厕所。

  新河村是一个经济和环境双改变的整治案例,过去人们提起新河村,往往是因为它的贫困。讲环境,以前是踩着泥巴路出行,村民房前屋后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一些村民连吃水都成问题。而今走进新河村,我们感受到一股爆发的乡村建设力量。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路边鲜花盛开;村容整洁,篮球场、文化广场干净宽阔,田间地头、村民房顶,随处可见湛蓝的多晶硅光伏板仰望天空……

  对于新河村发生的种种变化,驻村第一书记王建了若指掌。“精准扶贫重点是‘精准’,就是为每个贫困户找到适合的产业项目,提升造血功能。”他说,一年时间,在各级政府帮助下,新河村先后引进光伏发电、秸秆颗粒加工、肉鸡养殖等高科技扶贫项目,当年启动,当年见效。

  扶贫与新能源,初相遇便难忘。村里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仅发电站一项,为村集体每年创收5万元,给每户贫困户带来3000元收益。

  光伏发电的同时,还能利用土地增加“彩头”。村支部书记宫喜涛引路,带我们参观了村里的得意之作:设在村口的集中式光伏电站下种起了灵芝!宫喜涛说:“这些灵芝有3万袋,能带动村里6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村集体经济也可收入10万余元。棚顶发电,棚下种植,村民都能增收,一举两得。”

  每年秋天,秸秆难题都会出现。烧,污染空气;不烧,留田碍事。但在新河村,秸秆的命运开始逆转:村里引进秸秆颗粒加工项目,一根根秸秆从“鸡肋”变成“香饽饽”。该村以种植玉米为主,年产秸秆1万多吨。为变废为宝,乡、村干部经再三调研论证,同长春宏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洽谈,最终确定引进秸秆颗粒加工项目。据宏日新能源吉林市分公司总经理姜英介绍,公司投入机械设备,在新河村建立秸秆颗粒加工厂,运行后可年产颗粒2000吨。每吨秸秆颗粒,贫困户能净得100多元,村里的秸秆焚烧问题也得到解决,一举两得。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根本在保持。舒兰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巩固提升环境整治成果。根据镇区规模,在全市15个乡(镇)设立35名农村环境整治协管员和116名保洁员;将每一家农户作为最小的网格单位,划定包保责任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村社干部、党员代表和农户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全面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理模式。

  美丽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常常互为因果,这在岗子村体现得十分明显。用村支部书记王立平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村一直就很干净,家家户户都争着比干净。”有这样良好的群众基础,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得自然顺畅。

  在村委会下大力气整治公共环境的同时,村民家里也都各自忙活开了。有的重新铺设了院内地面,有的彻底清扫了房屋,有的收拾了陈年杂物。村民们开玩笑说,多少年家里都没这么“折腾”了。

  成功易,守功难。为了巩固建设成果,村委会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们与每户村民都签订了环境卫生责任状,并且粘贴在村民家中,以提醒村民随时注意保持;组建村环卫队伍,配备专用车辆,实施垃圾规范处理;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做环卫监督员,督促村环卫队伍和村民们在环保上尽职尽责。最让村民们“上心”的是,村里开展了“干净人家”“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按照公开统一的标准,由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根据村民家庭的卫生状况进行打分评选,每半年进行一次。

 

  如今,舒兰市的“六清”人居环境整治已将人们的心灵变美,让美丽乡村的田园风情持续绽放。

【记者手记】

环境整治根本在于保持

  阎红玉

  多年前记者去舒兰市采访,记忆犹新的是路不好走,乡村坑洼的路坐在车里能把人颠晕;更让人感到心烦的是环境卫生,一些村子里的村道和村民家房前屋后堆满了柴草,老鼠在柴草垛里穿梭,畜禽粪便处处可见。近几年,舒兰市在全市开展了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推进工程。经过全市各级努力,现在的舒兰市是山青水绿、欣欣向荣。用“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来描绘一点都不为过,这些变化都是乡村振兴带来的。

  舒兰市打造了从西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到东部美丽乡村示范带再到整市推进绿美乡村的建设。如今,舒兰的乡村不仅环境变美了,更是到都处涌动着蓬勃朝气和盎然生机。

  综观舒兰市的做法,有三点经验值得借鉴。首先,他们不是单纯地就环境整治来整治环境,而是将环境的改善同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了经济和环境双改变,农民生活条件和生产兴旺双提升。让环境治理有了根本动力。

  其次,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有效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乡村振兴,归根究底是农民自己的事情,不能政府干,农民看。在建设中的松凤村启动早、行动快,家家户户都参与到建设中来。与村民签订了环境卫生责任状,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做环卫监督员,都体现了村民整体的参与意识,效果显著。

 

  第三,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有力巩固建设成果。农村环境整治,常常都是治理易、保持难。这场仗能否真正打好,关键在于保持。舒兰市全市15个乡(镇)配备了35名农村环境整治协管员,116名保洁员,做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通过建立农村保洁服务组织,健全生活垃圾管理体系,完善镇容村貌和环境卫生保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制度,逐步达到环境整洁,村容美观,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目标。值得点赞。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