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福建:五夫出发,建设田园诗意型新农村

2017-09-04 17:19 东南网
  三生同步”让农村增绿
  以旅游为先导,倡导和谐共融可持续发展
  五夫镇有“五宝”,泥鳅、田螺、黄鳝煲、通芯白莲和文公菜。在莲田里套养田螺,是莲农增收的做法。“五夫田螺”学名中华圆田螺,肉质滑嫩,粒大壳薄,晶莹剔透,市场价格高,是具有五夫特色的农业经济。
  2016年,隶属于五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区的莲螺养殖休闲观光农业项目落地。这是我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主导的规模化农业项目之一。
  在五夫村,记者见到了武夷山规模最大的田螺育种基地,目前由武夷山市田螺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运营。占地300亩的园区分为高位储水区、田螺精养繁育区、休闲体验区,已经基本建设完毕。
  据公司技术负责人李庆华介绍,田螺精养繁育区采用了“莲”“菜”“螺”“鱼”多种种养模式共生技术,高位储水区淡水鱼养殖产生的粪便及残饵通过底排水工程输送到田螺精养区,通过微生物分解技术让田螺和池中的莲(菜)的再吸收再利用,从而形成了循环利用的绿色生态模式。
  7月29日,田螺湾举行了一场“牵吻田螺姑娘”的农事体验活动。摸田螺、厨艺展示、摄影比赛,游客们玩得兴起。李庆华表示,随着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农耕体验之旅前景广阔。未来田螺湾将打造成为一座集生态农业生产、休闲体验、观光,学习实践、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微型生态农业园。
  无独有偶,在五夫镇五夫村洋垅坂,钢构大棚里成熟的葡萄垂挂在藤条上,今年稀有品种的试种成功让胡国强非常开心。2015年,他与在当地种植多年葡萄的寿信国合伙,承包了500多亩土地,建起了五夫葡萄观光采摘种植园。
  看着葡萄园从规划走向现实,胡国强表示,这得益于武夷山市(五夫镇)2015—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区试点项目的实施。
  两年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园区试点项目已吸引了福建建工集团、武夷山市朱熹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武夷山市旅游投资集团、武夷山市朱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春舞枝花卉有限公司等6家综合型龙头企业、10多家本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及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踊跃入驻。实际累计投资5.6亿元,投资兴建了葡萄园、花世界花卉项目、玫瑰园、梅花园、白莲湾等项目,将形成一连串的特色产业园区。
  武夷山市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焦新轻表示,这些农业特色产业园都是田园综合体的组成部分。项目布局和业态发展上与当地农业有机融合,而且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未来将通过农产品种植与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结合,延伸新业态,富裕一方农民。
  “三位一体”让农民增收
  以文化为灵魂,弘扬传统打造样本
  以“双遗产地”“朱子文化”等历史文化背景为灵魂,依托万亩荷塘、玫瑰园等生态农业基础,五夫镇将主打生态文旅康养游、古镇主题游、山水生态游、民俗体验游。
  朱熹曾在五夫从师就学40余年,镇上的兴贤古街留有很多和朱熹有关的古迹。去年,古街三线下地工程竣工,街巷及古宅修建也在进行中,蕴含古镇文化精髓的兴贤古街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今年夏天,兴贤古街上,由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刘玉洁筹资改造的民宿——归来院正式与游客见面。
  “我觉得五夫那么美好,物产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值得让更多人知道这里,了解这里。”刘玉洁说,归来院这个名字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真实地切合了她的心境。
  在兴贤古街的另一座老宅里,五夫朱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东成将其建成五夫民俗和朱子文化的展示馆,供游客参观游览,他义务为游客介绍五夫的文化,讲述朱熹故事。
  去年12月17日,高达23.66米的朱子雕像在武夷山五夫朱子文化广场揭幕。雕像的创作指导是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创作担纲人则是中央美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雕像的艺术气质与村落古朴的空间气场一脉相承,周围的荷塘、田园将永久保持原生态,成为雕像的自然延伸。
  武夷山市朱熹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小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紫阳楼修复、朱子文化广场等项目陆续启动,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也都摆上了日程。作为朱子文化园的重头项目,这一项目由著名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主持,建成后将会成为五夫的文化地标。今年,在五夫镇的洋福垅地块,当地将举行全国最大的朱文公庙奠基仪式。
  田园综合体是“姓农为农”的综合体,是回归“农”心的综合体。五夫的美好未来,农民将会直接受益。五夫镇五一村村主任黄德顺告诉记者,现在五夫已经成为知名的写生基地。今年,村里主动引导村民在新建楼房时配建标准客房,由村委安排调配写生师生的住宿。由于反响不错,村民赚到钱尝到了甜头,热情也上来了。“年底村里准备注册成立民宿合作社,把写生基地这块牌子经营好,让农民真正受惠。”黄德顺说。
  围绕田园资源和以农为本,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利用“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等模式,未来三年,五夫将着力推动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东南网)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江山多娇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