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宜居家园
傍晚,宽阔平整的休闲广场上,整齐安放着几台健身器材,老人们安详地围坐在一起说笑,一派和谐安宁的美丽乡村景象。
“现在,再也看不到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牵乱挂的现象了,村庄公共场所干净卫生,有清运车辆清运垃圾,保洁人员上岗值班。”谈起村里的变化,83岁的退伍军人刘高来笑逐颜开。
“在开展房屋立面整治工作中,按照一户一实景照、一户一效果图、一户一投资测算、一户一施工方案的要求推进。”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强说,确定墙面为白色基调,顶部为徽派风格屋顶或平顶造型,房后修建文化墙、下水道、通户路等,整个村庄呈现原生态。截至目前,该村改造农家风景130多户,正在建设的有20多户。
昔日破破烂烂的旧宅,变成规划一新的农民新村;坑坑洼洼的村道,变成整洁宽敞的马路;黑灯瞎火的村庄如今灯火通明……
留住最美乡愁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是该村过去的面貌。70岁的村党支部委员、财经站长刘德贤说,当了51年的村组干部,见证了村里的变化。
近年来,该村立足实际,以村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努力塑造现代农村新形象。该村已经有4口堰塘成为新景点和村民娱乐文化的休闲地。
该村投资30万元对臭水沟进行填平、硬化,在上面建起6间大瓦房,配套农家书屋、村卫生室、便民服务室,健身器材、音响设备等为一体的村民文化娱乐中心。
该村多方筹集资金先后硬化了4个小组通组路2公里、修通各组“断头路”1070米、拓宽村主干道1600米。
该村在通组路两旁栽种2500株石楠树,修建11个垃圾池、21个垃圾箱、2座公共厕所,配备了4名保洁员,实现垃圾处理常态化。
打造刘家花园
该村从“忆乡愁”入手,打造一个“刘家花园”,让刘大湾村民“看得见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望乡亭、彩虹广场、观月桥、长寿廊、明思池等景观正在逐步建设之中。
“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农民卫生意识和文明素养,让农村环境面貌得到全面提升。”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强坦言,发展项目壮大集体经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终极目标。
围绕“刘家花园”,该村主导产业定位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营造田园生活气息,分优质果品示范区(四季采摘园)、特色苗木种植区、特种养殖基地等,有效利用村庄错落有致的自然资源和2万多平方米的堰塘资源。(襄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