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记者正在翻阅代表们提交的议案。本报记者 宋佳音摄
本报讯 (记者赵语涵)昨天,记者从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议案审查报告中获悉,今年大会议案组共收到代表议案191份,涉及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的议案为17份,占9%。在这之中,代表意见比较集中的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将被合并成为一个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 大会议案审查委员会认为,在收到的191份议案中,有4个意见较为集中的问题值得关注,包括停车难问题、农村医疗卫生问题、预算管理问题及科技创新问题。其中,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关系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引起了市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当前,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与保障农民健康就医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距离,在边远山区则更为突出。通过议案办理,将进一步深化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据介绍,涉及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议案包括“落实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引入郊区项目,改善农村地区儿童健康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与经费一体化”、“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政策”、“解决山区群众就医难问题”等四份议案。这些议案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郊区农村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 市人大代表王金枝在“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配套政策”的议案中反映,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存在着药品品种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不足、人才匮乏,社区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低,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等问题。在药品方面,王金枝介绍说,现在医保对社区用药品种限制过严,医保政策实施按医院级别用药,实行药品目录管理。有的药品在二三级医院使用能够报销,但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报销。“怀柔山区非常狭长,一些村民在二级医院就诊后,希望可以到就近的社区医院取药,但是由于社区医院不能报销,就必须要翻山越岭去二级医院取药,这给他们带来很多不便。”据统计,现在二三级医院的医保药品目录达13094品规,一级医院(社区医院)仅为8011品规。 刘林等17位市人大代表则联名提交议案,关注农村儿童健康服务问题。他们表示,相比城市儿童,农村儿童在就医、日常保健等方面的健康服务都存在很大的不足。他们建议在各郊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的同时,应关注落实将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引入郊区项目,给郊区儿童就医带来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