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9日,泰国普吉岛翻船事故中,共有41名中国游客不幸遇难,另有6人失联。 暑期,本是孩子放假、老人清闲、职场人士带薪休假的出游好时光。一场天灾人祸,从此阴阳两隔,令无数国人震惊、泪目的同时,更是给越来越热的“海外自助游”敲响安全警钟。 楚天都市报记者多方打探搜集,奉上这份简洁实用的安全指南,出游必读,万望君安。 文化和旅游部 切勿盲目探险 9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海外自助游安全提醒,其中对涉水活动特别提示: 理性选择项目,注意涉水安全——户外活动尽量结伴而行,切不可追寻刺激、盲目探险。涉水活动,购买正规旅游产品,选择安全可靠的水上交通工具,如遇风大浪急等恶劣天气,或身体不适状态下切勿冒险出海或下水游泳;谨慎参加漂流、浮潜、皮划艇等涉水旅游项目,游玩中务必穿戴好救生衣。 提醒还涉及交通、保险等方面。 谨慎租驾车辆,严防交通事故。选择有运营资质的交通工具,切记购买相关交通保险;行车中务必系好安全带,驾驶摩托车切记要配戴头盔。 购买旅游意外险,合理合法维权。 确保通讯顺畅,妥善保管证件。 省旅游委 下架不合格自助游产品 湖北省旅游委相关处室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暑假是旅游特别是出境游的旺季,很多国家和地区进入汛期,多种因素叠加,诱发涉旅安全事故的机率骤增。 她提醒,市民应提前做好功课,避免前往不安全的国家和地区旅游,或在不适宜的情况下进行高风险旅游项目。务必合理规划出游线路,选择有运营资质的交通工具,不要在旅游探奇中盲目追求刺激、铤而走险。 她还表示,近期将联合相关部门对在线旅游企业平台、旅行社开展紧急排查,下架一批不合格的自助游产品,要求加强风险提示。 旅行社 做足保障远离天灾人祸 在峡州国旅武汉公司总经理杨晓芳看来,此次普吉岛翻船事故让人尤为揪心,就是因为它并非那种无法避免的事故,而是因为某些安全环节出了问题。 杨晓芳告诉记者,通常正规的旅行社或旅游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都会提前了解对方的情况,前期还会实地考察,看看对方是否有经营资质和接待能力。比如交通方面,会要求车辆和船只的使用年限,必须在五年以内,工作人员也要有相应资质等。 在带团出行的过程中,安全也会贯穿所有环节,具体包括:报名时提前告知;出发前以书面形式对行程和安全须知进行提醒;带团过程中,领队随时对各种事项进行强调,比如出境前讲解当地民俗等方面的禁忌、法律法规、饮食习惯、天气等,“如果碰到恶劣天气,前一天会做出预判,根据实际情况,我们有权利对行程进行调整和更改。”此外,足额的意外保险也非常重要,如果出现突发情况,旅行社可以启动紧急救援通道。 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由行,如果将这份安全意识传递给游客?杨晓芳觉得,“选择自由行的前提,是要具备一定的出行经验和经济能力,如果是出境,还需要一些语言基础。”她提醒,在酒店、交通的选择上,要留意资质,酒店不能太偏太小,还要参考网上的攻略和评价,不能贪图便宜而选择老旧车、船等交通工具。 旅行达人 自由行最忌盲目自信 常年玩户外的旅游达人李磊认为,“安全出行的关键,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去年在泰国斯米兰岛游玩时,他曾亲眼看到一个浮潜时溺水死亡的游客,“到东南亚出海、浮潜的人特别多,所以大家总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其实是忽略了潜在的很多风险。” 密切关注此次普吉岛事件的李磊,和朋友在群里讨论了很多细节,比如救生衣的穿法、船只的选择等,“救生衣大小不合适、穿法不对,在关键时刻不仅救不了命,反而会把人拖住,这些细节都需要提前知道,或者有人来讲解。” 李磊告诉记者,旅游出现安全事故,多数源于准备不足和盲目自信。比如国内有名的西安鳌太线路,海拔不算太高,但驴友出事的几率较大,多数是因为忽略了温差变化,装备准备不足造成的。 下个月,李磊也准备带家人去普吉岛度假,但因为有老人和孩子,行程安排里没有出海这一项。他认为,任何游玩项目都有风险,自己要时刻保持警醒,对所玩项目的危险程度,以及自身的身体状况等,进行客观评估,“出行中遇到挑战,坚韧和坚持很多人可以做到,而适时退后,有时更难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