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宁夏: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打造国家级示范区

2017-11-27 15:41 中国网

中国网11月27日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是祖国西部的一颗明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老的黄河文化、浓郁的回乡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化、光荣的红色文化,和谐共生,交相辉映。旅游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人文效益俱佳的阳光产业,全域旅游是实现扶贫脱贫、促进“百姓富”的助推器,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美”的大舞台,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生力军。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期间,做出了“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的重要指示,开启了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纪元,指明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在全国率先提出,“要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极大地激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旅游业的行业自信、产业自信和事业自信。宁夏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指示为指引,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好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全力以赴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让更多的群众分享到旅游改革发展的红利,为满足人民的幸福获得感做出积极贡献。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迈出全域旅游发展新步伐

2016年9月,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在中卫市召开,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获批成为继海南省之后全国第二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在一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两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发展。自治区高规格召开全区全域旅游推进大会,先后出台了《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十三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全域旅游发展共识基本形成。两年来,全区开工建设旅游项目301个,全区财政性旅游投资7.1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200亿元,今年前十个月全区开工旅游项目和投资同比增加40%、32%,全域旅游发展对投资和消费带动的作用凸显;成功举办了中阿旅行商大会、中美旅游高层对话等重大活动,广泛开展“冬天可以去海南,夏天一定来宁夏”、“让我们去宁夏,给心灵放个假”旅游形象宣传,全域旅游发展对宁夏新形象的提升作用凸显;宁夏旅游投资集团、六盘山旅游集团、沙坡头旅游产业集团等成功组建运营,旅游创客行动广泛开展,全区旅游直接从业人数7.2万人,带动间接就业30余万人,全域旅游发展对城乡就业的杠杆效应凸显;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全域旅游发展对营商环境的提升作用凸显。

14年来,全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持续保持了两位数以上增长。2016年,全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增幅分别居全国第12位、第5位,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比值达到6.73%。今年前三季度,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待国内外游客250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21.3%和20.1%。开启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以来,宁夏成为全国旅游人次同比增长最快的五个省市之一,在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懈努力,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全域旅游的共识基本形成,各地热情高涨、各部门支持很大、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倡提出“要把旅游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倡提出“全景全业全时全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高度肯定;宁夏回族自治区率先提出以省为单位“打造宁夏大景区”,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实施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将出台《宁夏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在做好全域旅游发展顶层设计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创实施“五有一无”旅游厕所革命模式,补助新建改建旅游厕所401座,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厕所革命综合推进先进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创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十百千万”工程,导游范城在全国导游大赛总决赛中荣获银奖(西北五省区唯一挺进十强选手),导游李玲玉获评中国旅游年度新闻人物,宁夏旅游市场秩序正面评价排名全国第一;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创推出199元省级旅游惠民卡,全区群众可以全年无限次免门票畅游42个区内景区;银川市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旅游休闲城市、中卫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盐池长城观光景区入选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沙坡头旅游景区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和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西北地区唯一,全国5A景区中仅两家)殊荣。

总体而言,《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确定的十大工程、100项任务有序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域旅游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如期高质量完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把全区旅游业做强做大。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预测,到2020年,全区游客接待量有望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将突破400亿元;到2025年,全区游客接待量有望达到8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我们相信,随着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将越来越快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越来越多的群众将从中受益。

寻找差距,深挖痛点

理清全域旅游发展新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域旅游风生水起、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少痛点问题。特别是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的背景下,成长中的“烦恼”随之涌现,甚至问题也会井喷。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旅游业自身发展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旅游业结构不均衡。一是客源结构不均衡。尤其是境外游客比重仅为0.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景区里看不到几个“高鼻子”。去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入境游客接近5.12万人次,与陕西338.2万人次差距巨大,与甘肃7.15万人次、青海7.01万人次也有一定距离。同时,过夜游客比较少,今年“五一”、“十一”小长假来宁游客中过夜比重不足50%。二是产品结构不均衡。传统景区日趋老化,新产品新业态开发不足,休闲度假类产品还在形成过程中,旅游重大项目中休闲度假类产品仅占20%左右,观光旅游产品占主导的格局还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三是景区结构不均衡。全区现有5A级景区4家,仅占全国总量的1.6%,目前全区还没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另一方面,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一是门票收入占比高。多数景区还处于“门票经济”阶段,相关业务、增值服务的收入不多。二是人均消费水平低。去年来宁游客人均消费964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87元,与周边省份相比差距较小,但与东南旅游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三是旅游市场开拓能力弱。全区没有1家旅游上市公司。全区仅有旅行社133家,仅为陕西的17%、甘肃的26%,年营业额上亿元的只有3家(国旅、中旅、新文化),2016年全区旅行社的总营业额(8.5亿左右)约占携程年收入4.42%(192亿)。全区仅有星级旅游饭店96家、床位1.7万张,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五星级旅游饭店。

配套设施及服务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旅游业发展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和服务环境问题。一是旅游交通体系不完善。宁夏回族自治区高铁尚未建成,普通铁路运输周期长,严重影响了远程客源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愿望的实现。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与云南、重庆、贵州、广西、福建、江西、安徽、西藏八省尚未开通直达列车。宁夏回族自治区高速公路通道尚未完全打通,部分旅游通景公路等级较低,国际航线和航班班次较少,机票贵不打折,游客来宁旅游综合成本高。二是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受体制所限,区域之间各自为政,景区之间各行其是,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不足、衔接不够,还没把景点串成“画卷”、把“珍珠”串成“项链”。有的景区的停车场建设严重滞后,有的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形同虚设。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还处于碎片化状态,覆盖全区的智慧旅游系统和旅游数据中心仍在建设之中,全区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OTO、OTA现代旅游服务供应商。三是旅游环境亲和力不够。有的地方车站乱象丛生,出租车随意拼客,镇北堡、沙坡头等地“黑车”、“黑导”屡禁不止。住宿和饭菜价格偏高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个别景区管理混乱,没有游客承载量预案,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旅游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特殊的历史原因,知名度、美誉度不高,旅游宣传营销不足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最大的短板。与西北邻近各省区相比,内蒙古每年旅游宣传投入达2.2亿元,陕西省1亿元,青海省1亿元,宁夏回族自治区只有6000万元,在对外营销、拓展重点客源市场时捉襟见肘,传统的旅游宣传营销没有很好地起到向游客表达、与游客对话、建立游客认知的效果。二是景区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旅游资源多头管理,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区域分割、所有权分割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门深化景区改革的动力不足、意识不强,破解旅游业发展瓶颈的措施手段还比较少。三是旅游投融资机制不健全。不少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在立项审批、用地供给、金融支持等方面还存在环节多、周期长、手续复杂等制约,“占山为王”、“画地为牢”等现象不乏存在。特别是鼓励引导国内外优强企业参与投资开发、经营管理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公平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旅游人才不足、力量薄弱。全区旅行社和A级景区从业人员远远少于周边省份,既懂经营又会管理、既懂旅游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经理人等高级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局改委后,在综合职能增加、工作量增大的情况下,自治区旅游委内设机构、人员编制没有相应增加,一些创新性、拓展性工作陷入有谋划、没人手的囧境。特别是全区五个市中只有银川、固原和中卫设有旅游质监执法机构,22个县区中只有泾源、平罗、盐池设有旅游质监执法机构;银川市旅游部门与体育部门合并设立,22个县区的旅游部门与文化、广电、体育等合并设立,基层旅游工作力量十分薄弱。

多措并举,实干兴旅

走好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

旅游经济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发展全域旅游,必须有风景的“颜值”、人文的“气质”、交通的“畅达”、宣传的“热情”、服务的“周到”。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突出问题导向,紧扣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全区旅游业提质增效。

全力实施旅游精品创建工程。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切实解决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产品单一、产业链条不长、旅游消费贡献率不高的问题。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全面提升以A级景区为代表、龙头景区为核心的观光旅游产品,加快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盐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等景区5A级景区创建步伐,力争到2020年宁夏再添两家5A级景区;重点支持各大旅行社围绕“天下黄河、万里长城、中国回乡、神秘西夏、沙游胜地、塞上江南、神奇宁夏、丝路驿站”等旅游品牌,策划推出20条旅游线路。加快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深入挖掘围绕黄河文化、回族文化、红色文化、西夏文化,以黄河和六盘山、贺兰山、罗山等为龙头,加快实施旅游休闲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打造具有宁夏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力争到2020年建成5家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突出社会效益,强化教育功能,加强统筹规划,引导社会参与,建设好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全力打造中国长征革命胜利之山,建设好将台堡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园、全力宣传“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的伟大精神,不断增强红色旅游发展活力。大力发展冬季旅游。组织开展冬季旅游、冰雪旅游专项研究,建设一批融滑雪、登山、徒步、露营等多种旅游活动为一体的冰雪旅游项目,打造六盘山等复合型冰雪旅游基地,大力发展温泉旅游度假产品,激活冬季旅游发展新引擎,切实突破宁夏旅游“半年闲”困境。

全力实施银川都市圈旅游核心带动工程。探索建立银川、石嘴山、吴忠和宁东旅游一体发展新机制,统一规划、整合资源,抓住贺兰山东麓、黄河沿线两大核心,推进贺兰山东麓旅游带景区提质、串联成线,推进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石嘴山红柳湾黄河水上旅游开发,推进艾依河-沙湖-星海湖水上旅游联通,推进滨河大道沿线精品旅游联动,大力开发推出圈内3日以上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培育推介圈内文体演艺、商务休闲、康体养生、餐饮购物市场,推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全面发力,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消费规模,切实发挥银川都市圈旅游核心辐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按照“一核两带三廊七板块”发展布局,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大力支持固原市、中卫市打造宁夏旅游半壁江山,大力联合各地、各部门重点打造贺兰山东麓、黄河金岸、清水河流域、东部环线、六盘山五大旅游风景道,形成闭合线路,把景点串成“画卷”、把“珍珠”串成“项链”,联手宣传促销,推出精品线路,构建“快旅慢游”体系,真正让游客望得见贺兰山、看得见黄河水、记得住塞上江南风情。

全力实施旅游市场拓展工程。牢固树立大宣传、大营销、大推介的理念,不断加大旅游大数据开发、利用力度,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让宁夏旅游走向大江南北、走进千家万户。积极加强与同程、携程、京东、途牛等国内外主流旅游线上应用平台的联系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策划包装旅游线路,宣传推介旅游产品,拉动线上旅游消费。积极推动与西北地区旅游协作联盟成员合作,加强与周边省份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圈等地区的合作,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广泛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策划形式多样的微营销活动,让游客听了就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宁夏全年有80%以上优良天数、四季宜游的优势,广泛开展“冬天可以去海南,夏天一定来宁夏”、“让我们去宁夏,给心灵放个假”旅游形象宣传,发出宁夏声音,展现宁夏魅力,吸引游客来宁旅游观光。

全力实施旅游融合发展工程。推动旅游与城镇化融合发展,重点支持打造大阅城宁夏夜市,并以此为指引,建成10条特色旅游街区、50个美丽乡村旅游经营示范点、32个特色旅游小镇。推动旅游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重点支持石嘴山市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旅游、矿山旅游,重点协调打造宁东基地工业旅游线路,策划推出一批工业旅游示范项目。推动旅游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用好六盘山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这块金子招牌,力争到2018年建成30个特色旅游乡镇(村)、500个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家乐和乡村民宿,培育一批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开发提升一批以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和避暑养生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区。大力推广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抓好特色产业示范村建设工作,促进智慧乡村民宿发展。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整合资源,全力把西吉县龙王坝村等打造成宁夏乃至中国西部乡村旅游的样板。推动旅游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各地大力发展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和实践活动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全力打造一部体现宁夏特色、能够长期上演的大型文化旅游节目或实景演出。同时,在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商贸、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康养、信息化融合发展方面组织开展10大专题研究、策划推进10大项目实施,催生一批新兴业态,反哺旅游业发展。

全力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充分利用旅游业就业容量大、门槛较低的优势,为旅游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着力降低旅游创业创新成本。依托宁夏旅游投资集团等旅游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和投资合作等途径,促进旅游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广泛开展旅游创客行动,支持旅游企业建设创业创新孵化基地,支持在线导游服务中心特别是导游预约平台的发展,让旅游创业创新蔚然成风。规范发展自驾游车友会、乡村旅游俱乐部和私人定制旅游经营者,不断满足旅游散客化、自助化新需求。探索规范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网购、在线租车平台行为,催生一批新兴业态旅游经营实体。提升旅游商品研发能力,鼓励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基地)建设,重点围绕中宁枸杞、盐池滩羊等推出系列必购、易购、便携、受欢迎的特色旅游商品。

全力实施旅游惠民工程。充分发挥旅游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积极作用,组合好各类优惠政策,创造旅游休闲便利条件。组织开展“宁夏人游宁夏”等系列惠民活动,全面发行全区旅游“一卡通”,让宁夏回族自治区群众全年无限次免门票畅游区内主要景区,不断激发宁夏人民爱旅游、爱生活、爱宁夏的热情。大力推进门票价格管理改革,规范景区涨价、调价行为,破除“票中票”、“园中园”,实行“一票制”,加快建立科学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新体制。深入实施旅游标识标牌标准化建设工程,力争2018年实现国省干道上所有3A及以上景区、四星级以上农家乐、主要旅游酒庄标准化旅游交通标志牌全覆盖,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

全力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办好2018全区导游大赛和全区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继续选树宁夏十大金牌导游(讲解员)、百名服务之星,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快完善宁夏智慧旅游云建设,打造能用、好用、管用的集产品推广、服务预订、预售结算、实时查询、导游导览、容量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实现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全程、全域、全覆盖。健全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加强对旅行社、导游、饭店、农家乐的管理,引导行业自律,重拳整治旅游市场乱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不断深化文明旅游工作,讲好宁夏故事、展示宁夏形象,让尊重自然、崇尚节约、文明旅游成为新风尚。

全力实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推动区内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符合宁夏旅游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完善提升宁夏旅游学校办学层次,加快创建宁夏旅游学院,打造西北一流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加快旅游高端人才引进步伐,力争在旅游商品创意设计、旅游服务培训、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研究等领域引进一批高端人才。探索建立专家导游机制,聘请对宁夏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创排新的导游词、并参与导游讲解服务。积极与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联合举办专题培训班,提升领导干部抓旅游的专业化水平。实施全区旅游从业人员轮训计划,三年内再培训旅游从业人员10000名,实现全员轮训。实施乡村旅游培训计划,依托各高校、职业院校逐步建立一批乡村旅游培训基地,三年内对乡村旅游重点村的从业人员实现全员培训。(尤紫璇)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江山多娇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