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好,绿水青山变金山,百姓变富了,村民端起了‘金饭碗’”……这些真切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百姓的心声。
近年来,朝阳市喀左县巧借全域旅游东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将其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打造,充分挖掘县域乡村旅游的资源潜力,有效加快了村民脱贫攻坚步伐。
乡村游是全域旅游的底色和根基,喀左县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发展理念,不断丰富观光、休闲、度假、养生、采摘、体验等一系列旅游产品,探索出旅游产业发展的多条“金色之路”。一是培育特色村寨。实现每个乡镇都有特色项目,并利用大营子梨花胜地、南哨紫陶文化旅游产业园、官大海民族特色村寨、浴龙谷温泉度假区等当地旅游品牌,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帮扶,助其实现增收致富。二是培育特色庄园。在现有洞子沟葡萄采摘庄园、蝴蝶庄园、云城山庄、利州葡萄酒庄园基础上,充分利用县域内的荒山、沟域、水面和特色农事全力打造庄园经济。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实现再就业,将贫困户的土地流转出来,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土地入股,让贫困户脱贫增收。三是培育民宿餐饮业。鼓励村民发展特色农家乐、农家乐民宿、乡村度假地和农村电商,加快有机农产品开发,发展特色传统农家美食,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让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切实得到旅游业带来的实惠,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A级景区7个,发展特色旅游乡镇10个、旅游专业村7个、农家乐354家,共有贫困人口178人在景区直接就业。全县的6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开展乡村旅游的有21个、乡村旅游从业人员6120人,年游客接待量达100万人次,直接带动超过2000名贫困人口受益。(辽宁日报 张辉 张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