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重庆:南川蔬菜基地 擦亮乡村旅游“金招牌”

2017-08-25 16:43 重庆日报
 

       “我们的蔬菜生态新鲜,游客很喜欢。”近日,在南川区兴隆镇金花蔬菜基地,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豇豆、丝瓜、茄子。不远处的十多个蔬菜大棚里,一些工人正忙着栽种番茄苗。
  这里似乎与一般的蔬菜基地没什么两样,但每周都有数百名游客前来体验、观光、采摘。蔬菜基地里超过20%的蔬菜刚出地,就被游客买走,其收益远超传统市场销售渠道。
  “这是乡村旅游为三农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的一个缩影。”南川区一负责人说,近年来,通过加快农旅融合,突出区域特色,南川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其带动效应也日益凸显,逐渐成为拉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纽带。
  发展旅游
  促基础设施向乡村深度延伸
  金花蔬菜基地位于兴隆镇金花村三社和四社,面积约300亩。这里原本颇为偏僻,没有通村公路和通社公路,只有一些泥石路。但记者来到蔬菜基地看到,一条连接主干道的道路正在硬化中。
  “这是政府投资硬化的基地便道,总长2.5公里。”金花蔬菜基地负责人龙钟福说,基地刚建起时,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蔬菜外运只能靠三轮车,小货车都无法进入。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蔬菜基地观光采摘,当地政府开始主动投资硬化基地道路,还帮忙建起冻库,以保障基地发展。
  “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农村基础设施正在快速改善中。”南川区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川区突出旅游名城发展战略,整合全域资源,抢占乡村旅游发展先机,加大对重点乡村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同时,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速水利、交通、供水、能源等基础设施向旅游点深度延伸,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农家乐、家庭农场等配套设施。
  据了解,仅2016年,南川就投资硬化乡道100公里、油化村道250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00处,安装各类输供水管道375公里,整治山坪塘439口。
  农旅融合
  促农业与旅游齐发展
  如果你认为乡村旅游只是采摘瓜果蔬菜、品尝农家饭,那你就错了。如今,乡村旅游形态已是百花齐放,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搞乡村旅游,不仅仅是蔬菜体验采摘。”龙钟福告诉记者,基地日产蔬菜5000公斤,其中八成卖到了传统农贸市场,剩余的两成主要由游客购买,算下来每天有约1000公斤,“我们主要是和企业合作,进行团体采摘和蔬菜配送”。
  据了解,金花蔬菜基地和一个老年活动中心签订了协议,每周分批带老年人团队来基地进行蔬菜采摘体验、吃农家饭,再通过这些游客的口碑传播,进行蔬菜配送营销。
  “这种创新性的农旅深度融合方式,在南川还有很多。”南川区农委副主任胡彬说,近几年,通过重点发展园区农业、体验农业、设施农业、科普农业,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与旅游的共同发展。
  近年来,南川在农业产业方面先后建成10个万亩片、50个千亩园,获得“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玄参药材产业之乡”称号,“南川鸡”被评为“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乡村旅游撑起了南川旅游的半壁江山,今年1—6月,南川区乡村旅游人数达到630万人次,同比增长19%。
  区域特色
  让乡村旅游各美其美
  说起南川的乡村旅游,就不得不提到最近两年名声大噪的“十二金钗大观园”。
  “十二金钗大观园”位于南川大观、木凉等5个乡镇组成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内,面积280平方公里,是南川区以樱花、蓝莓、薰衣草等12种花卉为代表,借用《红楼梦》“大观园”的文化底蕴,策划包装的一个乡村旅游品牌。2016年开园以来,一年时间就吸引游客近400万人次,成为我市乡村旅游的一朵“金花”。
  人气旺了,村民自然跟着受益。大观镇铁桥村村民段绍武在香草园旁边开了一家农家乐,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几十桌客人,12个房间全部客满,一天进账两三千元,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大观园是我们乡村旅游最闪亮的明珠,除此之外,其他地区的乡村旅游也各具区域特色。”南川区旅游局一负责人介绍,按照该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依托金佛山景区,南川北部为生态农业观光带,以赏看、驾行、玩乐、观光为特色;中部为城郊农家休闲带,以采摘、赏花、餐饮等体验为特色;南部为高山药茶养生带,以养生、品茗、纳凉、度假为特色。这些各具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带,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户增收的“金招牌”。
  庆元乡玉龙村村民胡宗会利用当地的高海拔优势,开起了“宗会农家乐”,今年7月刚过就迎来了不少避暑客人,“按每人每月收费1500元算,三个月赚个十多万元没问题”。而周边尚未开办农家乐的村民也可依靠现有农家乐,搭顺风车出售土特产、发旅游财。
  据统计,随着南川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今年1—6月,南川区农家乐数量已经增加至521家,乡村旅游直接带动就业4000余人。(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江山多娇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