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水墨画卷的乾潭胥江杭派民居,大气开放的草莓小镇田园风情……当代表们亲身体验了“美丽乡村”的风景,再读《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市等内容时,都坐不住了。
“比较乾潭、梅城和杨村桥,我们西部乡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明显落后了。”徐光华代表用激动、感动和心痛来形容自己这两天的感受。看到2017年政府的成绩时激动,读到报告中提及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宏伟蓝图时特别感动,然后对比视察点,看看现在西部乡镇的面貌时又不免心痛。他希望,本来就落后的西部乡镇,要奋起直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升颜值。
相较那些怀有追赶心态的部分代表,来自大洋镇的蒋华代表显得尤为振奋,因为此前大洋镇在美丽庭院建设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他告诉记者,过去一年,大洋在全镇范围内创新性地开展了美丽庭院大比武、美丽庭院示范带建设,提升改造了近千户家庭,让大洋各村的“美丽”拥有了不同韵味。而报告中有关创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市和“美化农家庭院”等内容的表述,让蒋华倍受鼓舞。他说,今年大洋在提升各村环境改造中,会更加突出以户为单位的美丽庭院打造。他建议,在此过程中,除了注重庭院的序化、洁化、美化,更要注重打造“主题庭院”,结合本土孝德文化等传统特色,展现庭院的美丽风貌。
“‘美丽乡村’建设要突出村庄特色,深挖人文底蕴,实现一村一品,谋划产业发展。”来自大慈岩的李刚代表观点鲜明。大慈岩镇是拥有丰富历史资源、生态资源的旅游大镇,2017年秉持“提升、保护、创新”的理念,将古村落保护、民俗风情等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吸引了60万人次的游客,再次带动了旅游热潮。李刚认为,经过前期摸索,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提升上,而是要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村落旅游环境,丰富旅游元素,助推产业发展。“要整治提升一批、保护修复一批、大胆创新一批,从而带动民宿、农家乐、休闲游、民俗风情体验等新业态发展,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的报告将“环境优化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五个主题年”活动之中,这为我市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城乡面貌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乡村是建德未来发展的新蓝海,而“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市推进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的基础。与会代表特别是来自基层的代表,对“美丽乡村”建设充满期待。
(记者黄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