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湖南:农网改造让农民走上致富路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017-09-29 13:28 中国新闻网
  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9月20日该公司提前三个月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
  2016年以来,按照国家关于“十三五”期间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部署,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提出实施农网改造“两年攻坚战”计划,确定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村村通动力电两大任务。
  湖南农网改造让农民走上致富路
  据悉,该公司此轮农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约52.5亿元(人民币,下同),共改造中心村4255个。新建、改造110千伏线路85.5千米,变电容量381.5兆伏安;35千伏线路142千米,变电容量92.5兆伏安;10千伏线路7455千米,配电变压器20601台,容量3771兆伏安;0.4千伏线路31218千米。此外,完成村村通动力电投资约14亿元,共改造通动力电村2513个,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245千米,配电变压器5677台,容量810兆伏安,0.4千伏线路10358千米。
  “我们选的中心村都是经济发展有一定特色或有一定产业发展潜力的行政村,在为这些中心村解决低电压等基本电力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因地制宜对其农村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畜禽水产养殖等供电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国网湖南电力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朱亮说。
  有500多年黄花菜种植历史的衡阳市祁东县年产黄花菜约8万吨、销售额约10亿元,年总产量超过全国的60%。黄花菜是这个省级贫困县农业经济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该县在黄花菜、香芋、酥脆枣等祁东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上下足了功夫,但因电力限制,特色产业的发展成效并不明显。
  “农网改造前,电压忽高忽低,停电是家常便饭,平时煮饭都困难,更别说使用烘干机等大型农产品加工设备了。”管小伟是祁东县官家嘴镇草源村黄花菜种植大户,年产新鲜黄花菜5万余斤,可晾晒干黄花菜5千余斤,“每年一到梅雨季,种植户就得靠天吃饭。由于电力限制,我们无法使用烘干机等农产品加工设备,只能眼睁睁看着梅雨季的新鲜黄花菜‘泡汤’。”
  2015年起,草源村实施配电网改造。“改造后,村里的电力有保障了,我第一时间购置了烘干机等农产品加工设备。”管小伟说,“这样一来,黄花菜等农产品的加工有了保障,种植户不用靠天吃饭了。用电烤制黄花菜不仅节能环保,还能减少燃料投入。”目前,祁东县40个中心村的农网改造“两年攻坚战”项目已全部竣工。
  农网改造后,管小伟还买了电脑,牵了网线,通过网店将黄花菜销售到全国各地。“今年,我又买了烤箱,新研制了黄花月饼,欢迎大家购买品尝。”说起农网改造带来的实惠,管小伟滔滔不绝。
  电力有保障后,一大批像管小伟一样走上致富路的村民生活品质也逐步提升。在他们的家里,电脑、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类电器已成标配。初步统计,2016年以来,湖南省农网改造升级地区家庭新增空调18.3万台、冰箱15.4万台、洗衣机16.8万台、电视机11.1万台、电炊具18.4万台、电动加工设备2.2万台。
  农网改造还为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据了解,湖南省此轮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受益人口达到1051万人,约占该省农村总人口的29%,其中贫困村人口265.3万人;农村新增农产品生产加工场所1.3万处,发展农副业及旅游业年均增收5.3亿元,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13.2万人,预计2017年较2015年增加用电量7.3亿千瓦时。
  此外,该省此轮农网建设投入超过35亿元用于购买电力设备和电工材料,使钢铁、有色金属、制造加工等关联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6年以来,该省仅在新改造地区农村的机电设备和家电购置消费规模就达到18亿元,改造地区吸引各类投资50余亿元。(中国新闻网)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江山多娇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