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陇川县户撒乡腊撒村,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有真真切切的感受。”阿昌族省人大代表张益俊说。
张益俊介绍,以前村民们的生产方式很传统,就是种水稻、打刀、做点边境贸易。而今,生产方式不断进步、致富路子更宽了,现在村民们种田种地都是机耕,种植的种类有烤烟、马铃薯、油菜等,还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养起了牛和羊。另外,村里的村民90%都盖起了新房。
“过去我们喝水都是挑水喝,我小的时候,每天要把水缸挑满才能去上学。如今,家家户户都喝上了自来水,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以前比,就是天上和地下。”张益俊说。
“生活越来越好,这让阿昌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张益俊说,农村的风俗习俗变得勤俭节约,乡风文明。村民比以前更加重视教育,发展的愿望也十分强烈。
本报记者 刘祥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