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位于涟源市杨市镇集祥社区的“杨家滩湘军文化商业街”项目部,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围绕湘军文化旅游,投巨资打造‘湘军文化一条街’,促进古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省外一大型全国连锁超市考察团在详细了解杨市古镇历史、项目建设规划和湘军文化内涵后,当即与建设方涟营实业公司达成意向。 作为湖南首个乡镇人文街区,“杨家滩湘军文化商业街”项目建设一亮相,就受到省内外客商青睐,近一个月来,经考察洽谈,拟进驻的品牌主力店近20家,前来咨询、认购商铺的客户络绎不绝。 湘军文化商业街招商火爆,缘于杨市古镇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杨家滩湘军文化商业街”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杨市镇是湘军始源之地和“湘军名将故里”,清咸丰二年(1852年),“湘军之母”罗泽南在杨家滩(今杨市镇)地区讲学,积极游说曾国藩出山。并与李续宾等人在杨家滩招募团练,整训勇营,组成湘勇部队,援江西出湘作战。《清史稿》立传的44位湘籍湘军将领中,杨市有12人;总督、巡抚、布政使、提督、总兵等三品以上文武大员达50多人,其他六品以上副将参将多达千余人。境内现存古民居20多处,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湘军名将府邸14处,有7处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国藩湘军的后勤部就设在杨家滩,粮草、军械、马匹等均在此集散。 境内龙山是“药王”孙思邈采药、悬壶、隐居之所,孙思邈在此撰写《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现为江南著名的药王文化朝圣之地。杨市古镇有至今尚存武狮十八般武艺、文狮一百零八台故事、把子龙七十二台故事和端阳龙舟文化等民俗风情与民俗活动;有“湘军水火席”“龙山野菜”及“湘军干粮”等驰誉三湘的传统美食和铸铁、石雕、根雕、竹雕、榨油、制称、制伞、制鞋、打铁等传承不绝的手工制艺。时人称“把把戏戏南岳山、花花绿绿杨家滩”。近年来,杨市镇相继跻身“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和“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 为挖掘湘军文化底蕴,整理继承古民俗文化,打造湘军文化旅游品牌,2015年初,涟源市委市政府、杨市镇党委政府决定建设以湘军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乡镇人文街区,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涟商回归”战略实施,娄底涟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光辉携手北京大江南国艺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杨家滩湘军文化商业街”。 “杨家滩湘军文化商业街”集主体电商、文化休闲旅游、湘军博物馆、文化展示中心、农贸市场、酒店接待中心建设于一体。项目总投资4.5亿元,占地96亩,总建筑面积130800平方米,工期5年,分两期建设。遵循“主题鲜明、合理分区、理念创新”原则,按照仿古风格、街巷建设的模式,根据旧城原貌改造古建筑群,修缮湘军将领故居群,打造湖南首个乡镇人文街区。今年4月,第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湘军文化商业街,涟源市委市政府、杨市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莅临现场办公,解决项目施工中遇到的困难;规划、住建等部门多次到现场指导。目前,项目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第一期工程可望春节前竣工,第二期工程建设正在紧张筹划之中。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杨市古镇与新区的无缝对接,全面提升湘军文化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品位,推进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杨市镇镇长刘五洋向记者介绍,话语中透着喜悦与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