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杨乡王坪村 ![]() 望关乡楞上村 ![]() 平洛镇孙家坝村 王坝乡鸡山坝村 长坝镇花桥村小广场 ![]() 碾坝乡安家坝村 ![]() 大南峪乡后沟村一角 ![]() 岸门口镇何家山新村 两年前,康县作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陇上美丽乡村”的决策,全面拉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两年来,康县持之以恒,并顺应广大群众的愿望,不断丰富内涵,将一个个落后山村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让生态文明新农村成为康县招牌,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样板和标杆。 从北部与武都、西和、成县三县相邻的太石乡柑柏村开始,穿越豆坪、平洛,直至南部的阳坝、太平,这样的美丽乡村就有211个之多。这些沿路、沿山、沿溪而建的美丽乡村,已经发出迷人的光芒,逐渐被外界认知。 走进大水沟村,一幢幢极具现代气息的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宽阔便捷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院落,户户门前花红柳绿,鸭子在清澈的河水中戏水,络绎不绝的游人领略着这里的风光。 两年前,大水沟村还是垃圾乱倒、污水乱排,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而现在的大水沟村,垃圾有人拉,河里有鱼虾…… 一个个像大水沟这样的村庄让康县声名远扬。两年来,康县共接待县外参观考察团体112个,广东、山西等地的客人也慕名而来,感受生态乡村的独特魅力。 把一个村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把每一户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让分散的资金“握指成拳”,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康县有很多这样的经验。坚持规划先行、打造特色亮点,做到用产业发展维持美丽———这是康县建设“美丽乡村”的独到之处。 伴随着一个个美丽乡村的建成,康县的山更蓝、水更清、人更富,生态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在向每个村庄延伸。经测评,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458元增长到2013年的3278元,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6%以上。 建设美丽乡村,搞几个样板典型不难,难在让更多的村庄天蓝水净,让更多的农民享受美好家园。康县美丽乡村建设,可贵之处在于多年坚持城乡一体,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