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山货特产节由蕉岭县农业局、蕉岭县文体旅游局和蕉岭县科工商务管理局主办,由南方农村报社、广东省南方名牌农产品推进中心和农财网承办,得到了蕉岭奥园广场、嘉荣超市的大力支持。在活动当天,蕉岭县委县政府向被评为种植匠的林干松、王景阳、钟强、钟章美、曾德文、钟汉文等6位种植专业户颁发“种植匠人”证书,对他们长期活跃农业第一线,专注种植技术提升、产品改良和带动群众致富进行表彰,每人获奖一万元。 名牌农产品卖得好 年销售额增长23% 广东省农业厅副巡视员陈正辉在致辞中指出,广东省从2003年开始推进农业名牌战略,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构建了“两类三级”的农业品牌发展架构,其中“两类”指区域公共品牌和经营专用品牌,“三级”指“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已入库的农业品牌总数近2000个。 广东省农业厅积极统筹涉农资金,每年安排1000至2000万元用于品牌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为农业品牌培育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从2014年起,广东省推出“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评选推介活动贯穿全年,促进了农业品牌对接电商、超市、宅配、餐饮等渠道,保障了广大消费者舌根上的幸福。据统计,2015年“十大名牌”50强产品的市场销售额增长23%,利润增长16.8%,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34.9%。 蕉岭县是世界第七个“世界长寿乡”,土壤富含“长寿元素”硒,孕育出有“南方红参”之称的红菇,有“神仙之食”美誉的紫、白淮山,有被奉为“仙草”的灵芝等十大长寿食品。 蕉岭县副县长徐杞文表示,近年来,蕉岭积极响应广东省农业品牌建设工作,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做好地理标志农产品宣传推介工作,竹稻米、红菇等一批具备独特食疗保健价值的蕉岭山货特产逐渐走俏珠三角、长三角甚至华北地区大型消费市场。 市民淘宝企业竞技 拳头农产品比人气 活动现场有种类丰富的蕉岭山货特产,还能免费品尝,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新春佳节将至,不少外地市民专门过来“淘宝”,对蕉岭山货特产啧啧称赞。 本次山货特产节,汇聚了蕉岭县多种优质农特产品,包括获评第二届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的蕉岭泰农的“粤东黑猪”,蕉岭本地优质农特产品硒竹大米、长潭金桔、蕉岭绿茶、高山蜂蜜、客家娘酒等。 “今天的山货特产节很不错,是农产品企业绝佳的展示平台。”蕉岭县钟章美竹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权坤对记者说,品牌是农产品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合作社十分重视品牌建设,集中力量宣传和推广竹稻品牌。“得益于较高的品牌辨识度,以及过硬的产品品质,竹稻系列产品广受市场追捧。” 蕉岭泰农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发展绿色农业。2016年,公司拳头产品“泰农”黑猪入选第二届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泰农”黑猪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提升了。接下来,蕉岭泰农将把握“十大名牌”的品牌优势,扩大珠三角等地的销售市场,开发更多销售渠道,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优质的黑猪产品。 合作社“触网”积极 电商带动效益凸显 随着电商的发展,蕉岭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企业、合作社与电商平台合作,积极触网销售。在活动现场,广州世果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蕉岭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电商平台与梅州市原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蕉岭县康强灵芝专业合作社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为了让更多的城市消费者购买到优质山货,本届山货特产文化节还将蕉岭特色山货搬到网上,消费者线上下单,山货特产将直接送到家。1月8日,南方农村报社联合广州世果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天猫、苏宁、微店等平台上线蕉岭正宗的沙田柚,不到两天即销售近3000件沙田柚,电商带动效益凸显。“蕉岭县农村电商将迎来爆发期,好山货出山的路将越来越宽。”南方农村报(蕉岭)电子商务中心负责人黄栋林如是说。 近年来,蕉岭县高度重视农产品电商的发展。2015年,蕉岭县与南方农村报就发展电子商务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南方农村报(蕉岭)电子商务中心,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质资源,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和互联网化。 在调研南方农村报(蕉岭)电子商务中心时,陈正辉表示,蕉岭有着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随着电商的发展,这些名优农产品便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题为“粤来粤有年味”的第二届广东“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推介活动电商年货节,对蕉岭等地优质农特产品集中上线推介,线下展销。陈正辉对此表示称赞,连说“粤来粤有年味”这个主题不错,他认为年货节将是优质农产品极佳的展示平台。 1月13-14日,蕉岭山货特产企业、合作社将走进梅州市梅县区的锦绣国际和广州市的保利克洛维广场,还将集体亮相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两地联合展销年货节,为更多的市民带来正宗、优质的长寿乡年货。 责任编辑:陈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