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筠连6月20日消息(记者隆敏 通讯员周万刚)筠连镇果木村的核桃、五丰村的肉牛,腾达镇春风村的李子、花卉,巡司镇银星村的茶叶……。昨(19)日,记者走进筠连县各村,随处可见的农业产业,无不贴有“特色”标签,这为筠连县趟开了山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圆了山区农民的致富梦。
近年来,筠连县紧紧围绕“建设山区特色效益农业”这个中心,打出“特色、生态、效益”牌,以“5·20”产业为重要抓手,按照“两大示范片、三大环线、一轴三区五线”的规划布局,,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在“特”字和“农”字上下工夫,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山区特色效效农业,积极促进全县山区特色效益农业连片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在原来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筠连县依托山区特色资源,继续巩固“11115”产业基地工程成果,以“百村工程”、“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在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的同时,大力实施“2+4”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即肉牛、茶叶产值分别达10亿元,林业开发、烤烟、蚕桑、果蔬产值分别超1亿元,累计产值超10亿元),加快海瀛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建设,以各村专合组织为纽带,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目前,筠连县因地制宜已发展起了一批香桂林木、水产养殖、黑木耳、肉牛、肉兔、乌骨鸡等种养殖特色效益产业。 为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竞争优势,筠连突出无公害、绿色、有机、健康的理念,大力推进无公害和有机茶叶、蔬果、食品基地建设,通过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延长产业链,重点发展安全、营养的肉牛、乌骨鸡等优质畜禽产品,在良种、养殖技术、加工等各环节上坚持标准化,力求产品质量同国际市场标准接轨,依托龙头企业及各类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实施监督管理,力促茶叶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充分实现特色产品的经济价值。 筠连独具特色的山区特色农业催生出了一批生态观光农业,并通过农业向旅游产业延伸、农产品向深加工延伸,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