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决定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会议指出,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据中国政府网,会议指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对于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确定,一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改革,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整合放大服务“三农”能力。 政策相关研究报告
二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落实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 三要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推动偏远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四要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建立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要培育农村金融市场。开展农机金融租赁服务,创新抵(质)押担保方式,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六要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涉农贷款财政奖励、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和农村信贷损失补偿等政策,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会议要求,所有涉农金融机构都要努力往下“沉”,做到不脱农、多惠农。 “定向降准既可以定向解决一些金融支持不足的领域,又可以让市场检验一下‘小剂量’降准的效果如何。”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主管温彬表示。 多名专家认为,此次会议提出的包括适当定向降准的六项“三农”金融服务措施,可以被看作是“微刺激”范畴,而“调结构”和“补短板”才是最主要的目标。 一直以来,央行对不同类型的银行实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小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比大型金融机构低2个、5.5个和6个百分点。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准率为20%。 “这是定向性的宽松政策,也是结构性的政策。”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来,“三农”、民生领域是经济结构也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定向降低存准率,有利于这些县域的银行更多投向薄弱环节,弥补短板领域。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农合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此次国务院提出的适度降准仅包括一部分机构:县域农商行和农合行。 对此,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分析称,国务院提出来的定向降准是引导资金投向县域经济,其中就包括“三农”和小微领域。并且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支持“三农”属于盘活存量,不需要再新增M2,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在国务院考虑以定向降准方式来提升“三农”服务的同时,对于定向降准的机构也特别强调了“符合要求的”机构,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县域农商行和合作银行都会被纳入到定向降准的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