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杏林镇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as  莲花寺

定陶农信服务三农纪实

2014-03-12 17:50 菏泽日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定陶农信社组织农户学习科技和金融知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定陶联社理事长刘贺磊(左)深入企业考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中远蔬菜合作社社员正在温室大棚内培育种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定陶华航食品公司员工正在生产线上对肉鸭进行分割

  “一根筷子易折断”“众人划桨开大船”,这些俗语道出了团结互助的力量。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紧紧联系在一起,引领群众把以往单门独户的粗放型经营做成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集约型经营。相对于单打独奏,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抱团”闯市场,走上“合作社+基地+社员”的产业化经营道路,通过统一管理,形成产、供、销一条龙,降低了风险,稳定了收益。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记者与农信社的工作人员组成“走基层”采访小组,一起深入到村庄、企业,亲身感受体会基层所需、农户所想、企业所盼。日前,采访小组到定陶县,对农信社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难题,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壮大及延伸产业链条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探访。

  定陶农信社作为农民自己的银行,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多年来,以“地方银行、服务地方”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主抓服务创新、信贷投放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提供创业资金,为新生、弱小农业经营主体保驾护航,奠定其出彩的基石。在其自身实力不断壮大的同时,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农信”品牌在定陶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截至2013年底,各项存款余额4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8.67亿元,实现各项收入2.85亿元,缴纳各种税金1967万元,纳税总额位居定陶县非工业企业第二名。

  链条延伸推动养殖走向产业化

  3月5日,在定陶农信社信贷员李清效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县华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屠宰、加工、储藏和外销为一体的企业。走进生产车间,记者在肉鸭屠宰生产线看到,刚刚被宰杀的肉鸭被挂在链条上,经过脱毛、清洗等工序后,通过输送链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分割车间,20多名员工在流水线上正有条不紊地将白条鸭进行分割,然后经过速冻、包装,送入冷库进行储藏。

  “我们每天都要屠宰5万只肉鸭,经过一系列生产工序后储藏在冷库里,等到行情好的时候再进行销售。”在公司负责人郝晓昆的介绍下,记者默默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宰杀5万只肉鸭,一年下来就是1800余万只,这么大的需求量,鸭源从何而来,又是怎样保证供应量的?在记者的追问下,郝晓昆细细道来。

  原来,定陶县孟海镇是传统的畜禽养殖大镇,尤其肉鸭养殖是该镇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主导产业。可随着饲养肉鸭的农户数量逐步增加,鸭苗很难满足供应,而且价格忽高忽低,买到次品鸭苗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成品肉鸭的大量上市,使当地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外地加工企业通过中间商收购,不断压价,使肉鸭产品的价格受市场影响愈来愈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受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并且在疾病诊治、饲料供应、防疫、销售信息等方面不断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在养殖数量、养殖效益等方面开始走下坡路。

  “当遇到市场前景不好的时候,价格会很低,有时我们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可如果鸭子长成后不卖更不合算,一只鸭子每天要吃7两料,成本是1元钱,而且只吃料不长肉,对于养殖户来说一样遭殃。”郝晓昆说,正在村民们灰心沮丧时,2006年,他和其他5名肉鸭养殖大户准备成立养殖合作社,把养殖户联合起来“抱团”闯市场,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缺少资金。

  “由于养殖风险大,肉鸭一旦感染疫情,就可能血本无归,就在多家银行都不敢放贷的情况下,定陶农信社帮了我们的大忙。”郝晓昆说,当农信社了解他们的资金需求后,信贷员通过考察市场、评估等大量工作,向他们发放了贷款,定陶县东旭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得以顺利成立。为了激发广大群众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他们为养鸭户开展“统一供应鸭苗、统一供应饲料兽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等一系列配套服务,给社员一个公平、合理的收购价格。合作社一头连着社员,一头连着企业,通过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实现了“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良性发展的模式,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链条式服务,入社社员的收益比非社员明显提高,保证了农户的利润,与农户间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局面。很多农户纷纷加入其中,一个个新的养鸭大棚又陆续建立起来,从而带动定陶县及周边地区畜禽养殖规模和效益的不断提升,推进了养鸭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大做强肉鸭产业,郝晓昆、石传华等人与种鸭养殖孵化企业及屠宰加工企业搞好互利合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养殖肉鸭的积极性。随着养殖数量迅速增加,现有屠宰冷冻企业的标准、规模、加工条件逐渐不能满足养殖业发展的需求,加上市场行情不稳定,限制了养鸭业的持续发展。郝晓昆等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次通过信贷资金的支持,在定陶县开发区兴建了占地60亩、冷藏能力达2000吨的定陶县华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真正在合作社内形成了从种鸭孵化、饲养,到收购、加工一条龙的产业链,成为合作社发展的有力后盾。产业链条的延长,不仅促进了合作社稳步发展、社员持续增收,而且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社员抗御风险的能力,使合作社走上良性运营的轨道,带动我市乃至周边市区的肉鸭养殖规模和效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该合作社成员由最初的6户发展到400多户,覆盖我市9个县区和周边地区,拥有养鸭大棚600多个,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高达2个多亿。

温室大棚科技助推现代农业

  来到定陶县杜堂镇,汽车沿着乡间小路行驶,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蔬菜大棚。这里的中远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集蔬菜育种、技术服务、加工配送为一体的农民合作组织,于2009年4月由杨立等18户菜农发起成立。“从刚开始几万元的贷款起家,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信誉的提高,现在的授信额度已经增长至260万元。可以说,合作社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县农信社的帮助。”该合作社管理员黄福存告诉记者,过去,一家一户自建一两座蔬菜大棚,规模小、设备落后,制约了产业发展。2009年,合作社的发起人杨立等人打算投资大棚蔬菜时,却苦于资金缺乏。当时因为没有动产、不动产可以抵押,他奔走了多个银行都得不到回应,最终是定陶县农信社为他提供了首批贷款。有了资金支持,杨立陆续建了18个大棚,当年就收回了成本。

  “蔬菜品种的选择是收益高低的关键,为了培育优良的蔬菜品种,种植基地对蔬菜选育十分谨慎。”在黄福存的介绍下,记者跟随他走进了一个育苗大棚,里面一排排穴盘里的南瓜幼苗已经伸展出绿绿的嫩芽,彰显着生机与活力,六七名工人正在从穴盘里把不健壮的种苗挑拣出来。“这是甜瓜苗,这是南瓜苗,苗长成以后进行嫁接,再提供给种植户种植或者外销。”黄福存信心满怀地说,随着近几年蔬菜种植规模的扩大,育苗市场前景广阔,农信社不仅给予他们资金支持,而且还提供技术指导,定期组织技术下乡,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农户家的蔬菜大棚进行指导,解答群众的疑问,帮助大家增收。

  走出温室育苗大棚,记者看到不远处有工人正忙着搭建更为宽阔的钢架大棚,基本框架已具雏形。“为了提高种苗成活率,培育优质种苗,我们通过多方考察,在我市首家引进高智能温室育苗大棚,这是市场上较为先进、现代化的育苗温室大棚,建成以后,里面有半自动化的苗床,可以自动控温、自动浇水,管理起来更省心。”黄福存饶有兴致地介绍道,这个全钢架温室大棚占地5000多平方米,投资500万元,四周采用阳光板和玻璃,棚顶用高级薄膜覆盖,里面设有专门的育苗床、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等现代化设备,许多原本要人工完成的工作都被自动化设备代替,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且更加通风透气,采光好,减少病害,提高种苗质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合作社成立后,本着为菜农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宗旨,通过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实行“统一科技培训、统一品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质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采收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产销模式,积极帮助和引导菜农走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态农业道路,一下吸引了众多农户加入进来。同样,有很多农户因缺少建设资金而犯了难。为了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农信社的工作人员就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提供一站式服务,为种植户办理贷款业务,帮助农户解决融资难题。还有不少农户尝到甜头后,不断增加大棚的个数,就这样,一个个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使合作社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了1000多个蔬菜大棚,吸纳社员600多家,辐射到7个村庄,生产的蔬菜除了满足本地的需求,还销往济宁、商丘等周边城市。

  扎根三农甘做金融“老黄牛”

  如今,许多农民自发搞起联合经营,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对内统一管理,对外统一销售,逐渐实现了集约经营,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交易成本,避免了市场波动给农民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了整体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来了规模效益。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种植、养殖业规模的扩大,资金短缺往往成为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就在农民合作社最需要资金愁眉不展、异常焦虑时,定陶县农信社总会为合作社及社员“贷”来金融“及时雨”。

  围绕农村经济活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是信用社支农投款的方向。近几年来,定陶县农信社为加快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始终以“农业产业化发展到哪里,信用社支农服务就跟到哪里;农民需求在哪里,信用社的贷款就投向哪里”为宗旨,立足农村发展新趋势,创新信贷模式,配备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调查、授信、放贷,积极对合作社及社员的评级授信,优化、简化审查审批流程,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周转使用”,方便快捷,并对辖区内14家专业合作社实行三个100%。即:走访面达到100%;信用评定面达到100%;有贷款需求,且符合条件的专业合作社授信面达到100%。去年,共建立有信贷关系的专业合作社11家,向合作社主体发放贷款700万元,支持合作社社员66人,发放贷款563万元,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真正实现“惠农”目的,达到“社农”双赢。

  除了资金支持外,在持续研究新产品方面,定陶县信用联社以苦练“内功”,做好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服务客户为着力点,甘做默默耕耘的金融“老黄牛”,为农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让农民搭上现代金融“快车”。加快在农村地区布放电话POS、助农取款服务点、农民自助服务终端等便民设施,做到金融机具行政村“全覆盖”,消除偏远农村的金融服务“盲点”,实现“足不出户可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向农村居民推广泰山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产品,畅通农信银、电汇等支付结算渠道,大大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各项金融需求;加快信贷模式创新,为客户创造贷款“绿色通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带动各类产业发展。主动走访,了解辖内农户、个体工商户贷款需求;创新担保方式,丰富贷款品种,实行“限时办贷”、“阳光办贷”,解决个人贷款难问题;加快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贷”领小微企业度过融资寒冬。同时,“送贷款”搭配 “送知识”、“送技术”,向贷户推广科技、技术类信息,为有需求的客户联系技术人员,“三包”式的服务大大延伸了信贷链条,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

  在长期的探索中,定陶农信社逐渐找到了一条多方共赢、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监管指标的有效提升和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为银行化改革奠定了基础。2013年,定陶农信社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并被省总工会授予全省模范职工之家,被市总工会评为全市工会经审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政府授予全县金融工会先进单位、工业经济运行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社会形象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新的一年,作为县域金融的重要力量,定陶农信社将始终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化信贷模式建设,加快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深入推进“阳光信贷”、“富民惠农创新”、“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三大工程建设,加大对县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以切实行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为地方经济腾飞、人民增收致富添砖加瓦。(记者 王燕 通讯员 孔素芹 程洪波 何彦林)

  记者手记

  “我选择从农信社贷款,一方面是因为农信社是本地银行;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信社有自身的优势,可以及时帮忙解决融资难题,可谓是信贷服务无间隔,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在定陶县采访时,山东红大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苗法宋道出了选择农信社的缘由。而这家公司也是在定陶农信社资金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发展到下属七家公司。

  诚然,在服务农村经济的过程中,信用社因深入基层、分布广泛,对农民了解程度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支持小微企业扩大规模,还是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壮大,定陶农信社都是以客户满意为最高标准,通过建立持续、高效、贴心的长效服务机制,打好“服务”这张牌。最近几年内,不仅装修改造营业网点,全面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率,让乡村的群众享受到了现代化的金融服务,而且进一步转变职能定位,使信用社由过去单纯的服务者,成为农民致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干事创业的热情。踌躇满志的定陶信合人,将继续踏实苦干、改革创新,用智慧和汗水编织出繁荣经济、服务地方的信合之梦。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