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梅水乡新建村的柏水寨休闲创意农业园,迷人的美景吸引了不少慕名前来的游客。乡村旅游用“土味”挣了人气,激活了农村经济,也带动了当地困难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对新建村贫困户田允靠来说,美景不仅有摄人心魄的力量,还能流金淌银。 “每月1300元的工资,收入稳定,再也不用为下雨天没事做犯愁了。”正在景区大门口负责安保工作的田允靠开心地说。2009年,田允靠患上严重的支气管炎,“变天”时喘得凶的时候,根本无法做事,就在家里闲着。“看着别人都出去上班赚钱,瞅着自己的病,很不是滋味。”田允靠一家四口人,家庭重担全压在他身上,生活很是艰辛。如今,田允靠一家的生活日渐好转,原来的土坯房改造成了砖混结构房,心情也舒畅了不少。不仅如此,田允靠的妻子谢秀燕也每日在柏水寨休闲创意农业园打扫卫生,月均收入1200元。 和田允靠一样,70岁的梅水乡园村贫困户钟庆绍也借乡村旅游东风,搞起了民宿。两个标准间,窗明几净,空调、浴霸一应俱全。每人每天120元食宿费,仅民宿这块,老钟一年就有6000多元的收入。“老表们搞民宿,可一点也不马虎。因为县里是真金白银地支持。”上犹县扶贫办主任凌晔介绍,自2013年开始,县里对新评为省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和二星级以上农家旅馆,分别给予3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贫困农户开办农家乐,给予一次性奖补8000元;同时通过实施小额贴息贷款加大对贫困群众的信贷支持,解决其创办农家乐、农家旅馆时遇到的资金难题。2015年,该县县级财政用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及贫困农户创业各类奖补资金680万元。 村子美了,游客多了。上犹县又积极引导扶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为农家餐馆、游客供应土鸡、土鸭、土鹅和有机蔬菜等土特产。“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养的鹅也卖得越来越好了。今年我养了260多只鹅,纯收入就有2万多元。”9月26日,在梅水乡新建村贫困户田建云的鹅场内,他一边动作娴熟地撒草、翻蛋、捉鹅,一边分享心中的喜悦。 依托良好的生态区位优势,借力乡村旅游,上犹县让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来了场“美丽邂逅”,带动百姓踏上了脱贫路。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135.13万人次,同比增长36.43%;带动426户1789人贫困户脱贫,占全年脱贫总人口的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