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这几株桑葚都红了,我先尝尝。”“现在还有点酸,要等月底乌黑了才又甜又香。”4月5日,内江市东兴区椑南镇游家坝村10组村民张元强的果桑园里,心急的游人想先尝个鲜,但微酸的果桑让他们只能算着日子半个月后再去采摘。
“这种叶小果子多的品种叫‘台湾果桑’,特点是酸甜可口;这种叶大果子藏在里面的品种叫‘嘉陵30号’,特点是纯甜,让你一口气吃着不想停。而这边枝条较长的品种叫‘无核大十’,特点是香甜十足,回味无穷。”在张元强家后面和对面的山坡上,今年才发展果桑种植的张元强对各种果桑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说,自己和哥哥张元刚去年回家乡发展,依托蚕桑产业成立了“东兴区迪美亚果桑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嫁接果桑13.3公顷,新栽果桑20公顷,今年已有部分果桑可采摘。今年还用桑枝试种了0.33公顷大球盖菇,效果不错。 这仅是今年东兴区发展“万亩果桑基地”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东兴区是国家“东桑西移”工程优质蚕桑基地县,栽桑养蚕已成为全区蚕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为延伸蚕桑产业链,又开始集中成片规划果桑发展产业,全力打造“东兴区万亩果桑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三烈、新店、双桥、双才等乡镇为中心的内遂高速路沿线“果桑产业带”,以及田家、高桥、椑南等城周“果桑观光采摘体验示范点”,同时成立了迪美亚、瓢儿井、芋河等果桑专业合作社15个,发展果桑大户40户左右。 “果桑一身都是宝,桑葚可采摘鲜卖或者制成桑葚干、桑葚酒等,桑叶可以养蚕、可以制作桑叶茶,桑枝可种植优质的菌类,果桑还能绿化环境,真正达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齐头并进的效果。”东兴区桑蚕茧管理局局长张朝良说。(记者 钟雨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