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张山乡全力改变扶贫策略,逐步完成“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切实增强贫困户的脱贫源动力,让贫困群众真正感受到就业温度和帮扶力度,从而改变生活态度。
据了解,该乡在2016年的帮扶措施中直接经济补贴类措施占到了90%以上,其中低保、五保、养老等民政类补贴就占到近70%。此类帮扶虽然可以在短时间解燃眉之急,帮助完成年度3200元脱贫目标,但是却不能成为长久之计。为此,张山乡迅速理清思路,以贫困户就业为切入点,迈好贫困户“技能培训、公益就业、园区就业”三大步,大力推进“造血式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技能培训,终身脱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张山乡将技术培训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围绕“以就业促脱贫,以脱贫促民生”的理念,力争实现又快又稳的长久性脱贫。今年以来,该乡共举办家禽饲养技术培训班2期,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训班4期,参训贫困户达300余人次,发放农技刊物近1000本。
公益就业,全家脱贫。“上学期我甚至想让儿子退学,现在有了固定收入,日子好过多了。”长山村的张家荣因为缺资金、无技术,只能靠在家种地勉强维持生活,其子也险些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乡政府提供了农贸市场卫生管理工作后,一个月工资收入有1700元,除去家用和教育支出还稍有结余。截止9月底,张山乡参加了公益性岗位的贫困户已有27人,人均年收入近20000元。
园区就业,连带脱贫。2017年以来,张山乡全面推行“四带一自”模式,即产业园带动、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截止目前,桃花蔬菜扶贫产业园吸纳贫困劳动力22人;葛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聘用贫困户40人;桃花蔬菜合作社聘用贫困户8人;正在建设的苟滩软籽石榴园已与乡政府签订了吸收贫困劳动力不低于30人的协议。
(中国乡镇网 特约通讯员 李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