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网

热门关键词:  请输入关键词  怀远县  杏林镇  as  华州区杏林镇

达州达川区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填补帮扶盲区造福更多困难群众

2016-09-26 16:02 四川民生新闻网
        为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达川区创新性建立“十大民生救助制度”,着力填补帮扶盲区,解决群众疾苦,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切实保障群众权益。
         
  这天,达川区惠民帮扶中心工作人员来到渡市镇乐家坝村村民乐树杞的家中,督查十大民生救助制度落实情况。
  
  区惠民帮扶中心工作人员:你这个房子自然灾害造成的,今天我们区民政局的、镇政府的来再看一下你对这个房子满不满意?
  
  乐树杞:满意。
  
  去年9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天气致使民乐树家里的房屋垮塌,使得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通过各级申报后,今年3月,区惠民帮扶中心将他列为“十大民生救助制度”中的自然灾害受灾户救助对象,一次性给予他1万元的经济支持。
  
  达川区渡市镇乐家坝村村民乐树杞:自从昨年9月份我的房子倒塌过后,我一个老人在家里,感到无法承受,因为国家有十大民生救助制度,给了我钱,我的房子也修好了,我感到很满意。
  
  渡市镇场镇居民彭兴珍去年被查出患上尿毒症,每个月3000多块的巨额透析费用,让这个平凡的家庭从此增加了一份沉重的负担,经过申报,我区惠民帮扶中心将她列为“十大民生救助制度”中的特殊病种救助对象,每年给予她一万元的医疗补助,大大减轻了这个家庭的压力。
  
  彭兴珍女儿童玲:自从我妈妈生这个病过后,对于我们家庭的压力还是比较大,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上班的嘛,现在国家有这个重大疾病的补助,一年有一万块钱,相对来说还是能减轻我们不少的负担。
  
  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切实解决群众疾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达川区在探索中建立健全了火灾受灾户救助、自然灾害受灾户救助、因灾死亡人员家属抚慰金、特殊病种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重点优抚对象“三难”救助、高龄老人津贴、残疾人专项救助、贫困精神病人救助制度、临时生活救助等“十大救助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创新性的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众享受不到既有帮扶政策的难题,进一步填补了现有政策帮扶的盲区,惠及了更多的贫困群众。
  
  达川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方榕:2013年7月,达川区针对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积弱积贫的困难群众现状,通过科学调研制定出台了“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实施以来,我们立足扶难解困,大力开展了救助政策宣传、救助网络建设、救助平台打造、救助实施监督等方式,让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家喻户晓,让困难群众得到了及时有力的资助,实现了社会救助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截止2016年8月,共救助困难群众22万人次,救助资金8200余万元。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创新,打造达川区社会救助大平台,真正实现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切实解决辖区内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
  
  
微信扫一扫,即刻分享!
责任编辑:中国乡镇网
首页 | 网站地图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新闻网站联盟

版权所有 中国乡镇网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2135293720@qq.com 电话: 4009-916-216 蜀ICP备13027954号

法律顾问:四川滨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徐旭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