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我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春天已经来临。但随着对新能源汽车的日益关注,市民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续驶里程短和充电时间长这两方面。
对此,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正加快建设第二批新能源汽车直流充电桩,同时首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也将于今年开建。随着服务于新能源汽车的电能补给的网络化充电服务的逐步构建,市民担心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提到新能源汽车,市民最担心的莫过于续驶里程短的问题。市民邓小姐最近刚拿到驾照,正考虑买车。听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有一定补贴,她便有些心动。“有补贴的话,买新能源汽车肯定划算的多。只是这个充电太不方便了。如果行驶在路上没电了,那怎么办。”
除此之外,市民对于充电时间过于费时这一点,也有所担忧。“充电时间太长,我哪有这么多时间”、“如果突然没电了,临时在外边充电,就要等很久。相比之下,加油就快多了”……实际上,市民可以随时利用闲暇时间给爱车充电,不必等到爱车电量不足时再充。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加快构建全域充电服务网络
据了解,目前我市正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全域充电服务网络,未来将实现两处充电设施之间,相隔半径不得超过5公里。同时利用泸州处于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南贵昆经济区叠合部区位优势,通过区域合作,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全域充电服务网络。“我们最初计划的是以五公里为半径建设,但现在看来,建成后的充电桩之间,半径将小于五公里。”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汽车尾气对于环境的污染非常大,使用新能源汽车能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效果。以现在市面上流通较普遍的新能源汽车为标准来看,充满一次电可行驶200多公里,这应当可以满足驾车范围在城区内的市民。未来我们还考虑在高速公路沿线等地布局新能源充电桩,完善新能源设施建设,打造网络化充电设施格局。”该负责人说。
记者 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