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会者在聆听嘉宾观点。
11月18日,成都金牛宾馆川汇楼会议厅格外热闹。大屏中,一列高速列车飞驰而至,车门开启,分别走出惟妙惟肖的人扮机器人与钢铁侠风格的智能仿生机器人,前者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幻想,后者则是已经到来的未来。
这已是四川第四次举办天府数字经济大会,本届主题正是“数启新程 HUI见数字未来”。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前不久,国家数据局批复包括四川在内的7个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以此为契机,四川如何建成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当天的大会,提前“拆封”即将出台的政策红利,并以颁发任务书方式向承担有关试点建设的城市和企业“压担子”。
“解锁”红利清单
有奖补政策也有税收优惠
本次大会受邀嘉宾以数字经济企业为主,包括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的20多家数据集团,省内220余家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及其生态合作伙伴,55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
企业家们最关心的是发展机遇。我省即将出台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7条政策,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局长顾红松在会场提前“拆封”,逐一“解锁”红利清单,从支持数字产业集群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方面,为企业送上真金白银“大礼包”。
他在解读中表示,四川将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集群重点项目建设,单个集群最高可获3000万元支持;对成功创建国家级制造业“领航”企业,以及新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奖补。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参会代表算了一笔账:“我们正在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如果能获得相应扶持资金,将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
那些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更渴望“雪中送炭”。四川将推广“天府制惠贷”“天府园保贷”“技改贷”等特色金融产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西部大开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一系列针对性举措,落到了企业实际需求上。
高质量数据集被誉为人工智能的基石,数据标注已崛起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顾红松表示,四川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人工智能语料库、数据标注公共服务平台等5类项目建设,单个项目可获得不超过核定总投资25%、最高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大会揭晓了四川省数据标注基地试点任务,分别由宜宾、内江、自贡、遂宁4市承担,并为其颁发了试点建设任务书。
前不久,省发展改革委、省数据局面向全省征集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大会揭晓了入选名单。其中,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多模态联合数据集获国家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文化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任务。
展望下一个五年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
“数字天府指数”是观察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大会上,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聂伶俐第四次发布市州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今年的指标体系,对三级指标做了一些局部优化,比如新增了大模型备案、可信数据空间、数据企业入库数量等指标。”她说,这些看似细微的“小调整”,折射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内涵持续丰富、边界不断拓展。
从评价结果看,领跑城市拥有“五项全能”、主力军团竞相争优、潜力梯队重点突破,全省各地数字经济发展百花齐放、各展所长、竞相发展。
数字经济三要素,排在第一位的是数据。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今年4月,国家数据局正式发布三批70个重点建设的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涉及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海洋产业、智慧文旅、基层治理等各行业领域。这也意味着,数据被应用,才能创造价值。
大会各环节展现了四川丰富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
“每月预测误差不超过0.05%,提前两个月就能为经济调度提供支撑!”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振军带来的“联通经济敏捷智能系统”,正成为政府决策的“最强大脑”。在省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这套融合政务数据、联通自有数据及第三方数据的系统,构建了涵盖人口、消费、产业等七大主题的数据库,打造了国内首个高质量经济大模型数据集——700多万篇经济学文章、7000万多篇知识切片,为经济分析打下根基。
实体产业也离不开数据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川企环天智慧公司以自有的“环天星座”影像数据为支撑,搭建起农业大数据底座,推动“农业管理长效化、农村治理精细化、农业服务人性化”发展,打造数字农业示范性标杆。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重要。大会上发布的《四川省算力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数据中心128个,标准机架规模达14.1万架,智算规模占比由35%增至57%、首次突破半数。
大会还发布了“四川省一体化算力监测调度服务平台2.0版”。升级后的平台强化算力监测功能,创新设置120个监测指标。“目前,平台已接入11家大型算力中心,可调度的国产智算算力超过1600 PFIops。”平台技术人员介绍,未来将通过建立算力供需对接机制、举办应用场景创新大赛、构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体系等方式,不断激发算力消费需求,促进算力资源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顾红松表示,到2030年,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将全面建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