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资料配图
“四月朱樱乍熟,甘露一般清味。”元代文学家、词人洪希文的一首《如梦令•樱桃》把成熟时节的樱桃描写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它成熟时颜色鲜红,玲珑剔透,味美形娇,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价值颇高,由于它成熟期较早,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在我国,樱桃的栽培和食用是很早的,在商代和战国的墓葬中,就曾经发现过樱桃的种子;3000年前的《礼记》中,就有樱桃的记载;历史上,樱桃曾被列为向朝廷进献的贡果。樱桃不但可作为水果鲜食,还可入馔入药。据医书《名医别录》载:樱桃味甘无毒,调中益气,美志,止泄精气谷痢,令人好颜色;当代的《常用中草药手册》亦载:樱桃能清血热,补血补肾、预防喉症,具有极高的补中益气、祛风胜湿、养颜驻容、去皱消斑等药用价值。樱桃中的维生素A含量比葡萄、苹果、橘子多4--5倍。此外,樱桃中还含有维生素B、C及钙、磷、钾、锌、铁等矿物元素,所以人们都喜欢食用樱桃。
对于樱桃这样的“仙果”,历代文人墨客无不把它当做咏物言志、抒发情感的对象。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对樱桃情有独钟,当年不要说吃,单是看到樱桃花,就先有些醉了:“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停杯替花语,不醉拟如何?”以至后来他到了吴地,看到樱桃,仍不由赞美“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在《樱桃歌》中,白居易赞道:“莹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让人仿佛看到满树火红火红的樱桃,闻到它的浓郁的香味;他把樱桃比作:“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句子,料定与他的樊素、小蛮两个如花似玉的美眉有关。唐太宗也不例外,在其《赋得樱桃》中则写得更为大气,诗云:“朱颜含远目,翠色影长津;乔柯啭娇身,低枝映美人”,可见樱桃是人见人爱了。李煜更是把美丽的女人和樱桃联想在一起,写得媚态千娇,他在《一斛珠》词中写道:“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大诗人杜甫亦有诗道:“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园讶许同。”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其《天仙子·惜樱桃》一诗中则显示了另一种情怀:“翡翠玉盘红玛瑙,妖冶媚姿天作造。往来花客摘玲珑,摧窈窕,偷珠宝,她自向东愁欲倒。”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樱桃的爱怜之情。近代著名作家杨柳青也曾赋诗赞美樱桃:“红艳欲滴若宝石,常引墨客赋华诗。称奇此果人间有,左右瞻观不忍吃。”赞美之余,又用拟人的手法咏出樱桃秀致格雅的风韵:“巧嘴香腮笑语丰,桃鲜杏艳不争浓。倾心绽蕊飘香后,尽染相思满树红。”满坡的樱桃树,满树的樱桃果,着实让人垂涎欲滴!人们常用樱桃喻美女,一句“樱桃小口”,便神韵皆出。《西厢记》中曾有诗云:“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浅淡樱桃颗。”
当然了,中国古诗词里描写樱桃的诗句灿若星辰,我辑录的只是沧海一粟。如果你也喜欢古诗词,那就来个“狗尾续貂”吧! (文章来源:山西绛县农商银行 任 卉)
(编辑:晓东 责编:徐声辉)